深拆古董級蘋果:初代Macintosh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21755.htm

成功的拆下了Macintosh 128K所配備的60W電源電路板。這塊電路板肩負著為包括CRT顯示屏在內的整臺機器供電任務,上面裸露的升壓模塊讓人感到不安。


笨重的CRT顯示屏也被完美的卸下,長長的電子槍和線圈都是那個時代的顯著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Macintosh 128K只配備了單色顯示器,但所見即所得的桌面圖形設計卻是革命性的。

從內部支架中抽出Macintosh 128K的主板,可以看出,蘋果并沒有為所搭載的摩托羅拉68000處理器設計單獨的主動散熱系統。
PS:摩托羅拉68000這款處理器并非只有Macintosh 128K在使用,諸如世嘉Genesis、Atari ST等設備中也同樣采用的是這款處理器。


全面瞻仰Macintosh 128K的主板細節,其表面分布有:
- 摩托羅拉68000處理器(紅);
- 飛兆半導體74LS393視頻計數器(橙);
- 16顆美光4264 64KB RAM芯片(黃);
- SIMTEK C19728和C19729 32KB ROM芯片(水藍);
- SIMTEK 344-0041-A磁盤控制器(藍);
- Zilog Z8530PS串行通信控制器(粉紅)


看完主板之后就該輪到3.5英寸軟驅了,這臺Macintosh 128K所搭載的軟驅來自索尼,做工看起來非常扎實。
盡管現在的超極本產品甚至連光驅都會舍棄,但在上世紀80年代,3.5英寸軟驅可是一件很高級的配置。



這就是Macintosh 128K所搭配的鍵盤,一張敲起來會咔咔作響的機械鍵盤,非常帶感。
鍵盤的拆解很簡單,擰下螺絲即可搞定。內部的按鍵都被焊在了電路板上。有趣的是,這款鍵盤使用了一根標準的RJ9老式電話聽筒連接線,可伸縮。



最后該鼠標上場了,比起現在的Magic Mouse,Macintosh 128K的這款老式機械鼠標簡直太原始了。
扭開底部的卡環便可以取出內部定位滾珠。當開啟外殼后我們看見了兩個正交編碼器、數個電阻等等非常簡單的元器件,不過這種簡化的設計也為鼠標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
總結:
Macintosh 128K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我們為它給出了7/10的拆解評分,其內部主要包括軟驅、電源、主板和CRT顯示器四個部分。

與現在的蘋果產品相比,Macintosh 128K沒有任何部件是通過膠水來進行粘結,因此整個拆解過程都只需要和不同的螺絲較勁。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深藏于內的螺絲(比如外殼)時,我們必須使用延長桿或更長的螺絲刀來搞定它們。
Macintosh 128K的后續升級性非常差,RAM、ROM以及處理器都被焊在了主板上,一旦壞掉會非常麻煩,這一點倒是與現在的部分Mac產品非常類似。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電源上裸露的升壓模塊增加了用戶帶意外中電的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