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單片機控制SL811HS的USB主機底層驅動
引言
基于usb接口的設備使用方便,性價比高,因此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u盤,移動硬盤,光驅,usb攝像頭,usb鼠標鍵盤等,同時,51系列單片機以其成熟的技術和高性價比吸引了大量國內用戶,被廣泛應用于測控和自動化領域,因此,如果在51單片機系統中增加usb主機接口,實現對usb從機設備的控制,則該單片機系統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usb從機設備,大大擴展單片機系統功能。
本設計實現了在51單片機系統中增加usb主機功能,采用普通51單片機外接專用usb接口芯片的方案,這種方案雖然會使系統傳輸速度受到限制,而且在穩定性有所欠缺,但此方案設計靈活性高,且易于移植,為低成本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廣闊前景,設計中采用51單片機是atmel公司的at89s52芯片,usb主機功能的擴展通過外接專用usb接口芯片sl811hs實現,cypress公司的usb接口芯片sl811hs可以工作在主機或從機模式,支持usb1.1的全速和低速數據傳輸,工作在主機模式時,sl811hs可以自動檢測外設的插拔動作,可以按照外處理器(如單片機)的要求自動把數據整合為usb協議數據包進行數據傳輸。
本文將介紹單片機at89s52控制sl811hs的硬件設備和底層驅動的編寫,其中重點講述底層驅動的設計。
硬件設計
系統的硬件原理圖如圖1所示,at89s52的供電電壓為5v,sl811hs的為3.3v,盡管供電電壓不同,但根據芯片引腳的信號噪聲容限參數分析可知,at89s52與sl811hs之間的引腳可以直接相連,不需要電平轉換或緩沖。

軟件設計
usb主機驅動是一個高低層子程序的組合,實現usb傳輸和控制的過程是較高層子程序調用較低層子程序的過程,編寫usb主機驅動時,可按從低層往高層的順序逐層進行。
以usb主機枚舉從機設備的操作為例,實現該功能所需要的各層子程序層次關系如表1所示,本文將介紹較低層的幾個子程序的實現,包括讀寫sl811hs內部寄存器,傳輸事務的實現,設備插拔檢測、復位等,其中,傳輸事務的實現是關鍵和難點,同時也是本文的重點。

單片機讀寫sl811hs
內部寄存器
讀寫sl811hs內部寄存器子程序是最低層的子程序,系統所進行的各種操作主要都是通過調用這些子程序讀寫sl811hs內部寄存器實現的,例如,通過讀取sl811hs的狀態寄存器獲取sl811hs的狀態信息可以實現設備插拔檢測、設備速度檢測等,通過向sl811hs的相關控制寄存器寫入控制字節可以實現usb總線復位以及usb數據傳輸等操作。
sl811hs內部寄存器
從編程結構的角度來看,sl811hs內部寄存器一共有256個單元,每個單元是一個字節,其中地址為[00h]-[0fh]的前16個單元是sl811hs的狀態寄存器或控制寄存器(統稱為特殊寄存器),其余的是數據緩沖寄存器,表2列出了16個特殊寄存器的名稱和主要功能含義。
單片機讀寫sl811hs
內部寄存器的實現
按照sl811hs的讀寫控制信號時序圖編寫單片機讀寫sl811hs內部寄存器的子程序,使各控制引腳上按照規定的時序給出符合要求的信號脈沖。在這個程序中,單片機指令周期的大小將直接影響輸出信號的保持時長和時序關系。
初始化
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sl811hs芯片復位、usb總線復位、設備插拔檢測和設備usb數據傳輸速度檢測等,通過這些初始化操作,sl811hs將作為usb主機與從機之間建立一個底層協議連接關系,為后續的數據通信做好準備。
sl811hs芯片復位
usb接口芯片sl811hs的復位是對芯片的狀態進行復位,包括了對芯片內部寄存器值的復位,實現該操作不需要讀寫接口芯片內部寄存器,只需向接口芯片的復位引腳輸入一個有效的復位脈沖即可。
usb總線復位。
按照usb協議,usb總線復位是指在usb數據線上輸出se0態,并保持10ms以上,接在usb總線上的從機設備受到這個復位信號后就會進行自身的復位操作,為接下來的usb數據傳輸作好準備,通過設置接口芯片的ctrlreg[05h]寄存器的第4、3位為邏輯"01",并保持10ms,然后再把它們恢復為邏輯"00",就可以讓接口芯片產生usb總線復位信號。
設備插拔檢測和設備速度檢測
在usb協議的物理層上,usb從機設備是否接在usb總線上是通過檢測總線的電壓得知的,根據該電壓的高低,還可獲得usb總線上的設備所支持的速度(例如,在usb1.1協議中,分有低速和全速)。usb主機接口芯片sl811hs把這個物理層的電壓檢測結果反應到狀態寄存器的取值上,通過讀取這些狀態寄存器的值,可以獲知當前的設備插拔狀態的設備速度。
usb主機所進行的初始化操作除了上述3項外,還包括幀起始包啟動/禁止的設置、幀同步設置、幀定時初值的設置等,它們都是通過對接口芯片特殊寄存器進行讀寫而實現的。
傳輸事務的實現
根據usb1.1協議,一個傳輸事務一般包含3個包(packet)的傳輸,分別是標記包(token packet)的傳輸,分別是標記包(token
packet),數據包(data packet)和握手包(handshake packet)。usb數據傳輸方式一共有四種,分別是控制傳輸(control
transfer)、同步傳輸(isochronous transfer)、中斷傳輸(interrupt transfer)和批傳輸(bulk
transfer)。其中,控制傳輸方式至少由2個傳輸事務構成,其他三種傳輸方式則都各由1個傳輸事務構成,可見,傳輸事務在usb傳輸中至關重要。
一個典型的傳輸事務含有3個包的傳送,這連續的3個包數據流如表3所示。

使用sl811hs設計usb主機系統時,用戶只需要讓單片機設置sl11hs內部幾個相關的特殊寄存器,然后把傳輸事務啟動位使能(置為邏輯"1"),就可以讓接口芯片自動完成這3個包的發送與接收,在表3所示的例子中,第n個包(標記包)和第n+2個包(握手包)都是由主機法給從機的,第n+1個包(數據包)是由從機發送給主機的。這個傳送方向和第n+2個包的傳送方向都是由標記包中的標識域取值決定的,其規律可參考usb協議。
如果傳輸事務的數據包是由從機發送給主機,則該傳輸事務屬于輸入類型,稱為輸入傳輸事務,反之則稱為輸出傳輸事務,可見,表3例子是一個輸入傳輸事務,對于一個輸入傳輸事務,單片機通過設置
sl811hs內部特殊寄存器就可以決定其取值的包域主要有:標記包中的標識域、地址域或端點域,數據包中的標識域。在輸入傳輸事務中,雖然數據包并不是主機發送的,但之所以仍需要單片機設置與數據包標識域相關的寄存器,是因為主機在該傳輸事務中將只認可標識域符合所設置值的數據包。其余部分,如標記包中的其他域及握手包的內容則都是sl811hs根據情況自動產生的。

主機接口芯片sl811hs完成一次輸入傳輸事務后,如果傳輸成功,單片機就可以從sl811hs的數據緩沖寄存器讀到從機發送過來的數據,此處,數據緩沖區的首地址是由單片機預先通過設置控制寄存器指定的。
對于輸出傳輸事務,單片機同樣需要設置相關的寄存器以確定標記包的標識域、地址域、端點域和數據包的標識域,以及存放發送數據的緩沖區首地址,并且,這個緩沖區中的數據也是由單片機寫入的。
具體的,單片機控制usb主機接口芯片進行一次傳輸事務所需要知執行的操作步驟如下:
首先,如果是輸出傳輸事務,則需要把將在數據包中發送給從機的數據存放到sl811hs的數據緩沖區中。
其次,做好相關的傳輸準備工作,即設置接口芯片中的4個特殊寄存器,這4個寄存器的名稱及其在傳輸事務中的作用如表4的前4項所列。
第三、啟動傳輸事務:把寄存器ep0control[00h]或ep1control[08h]的第0位(即傳輸事務啟動位)置為邏輯"1",即可啟動傳輸事務。但在此之前必須他這個寄存器中其他位設置好(或與啟動位同時設置),與這個寄存器相關的包域如表4中最后一項所列。

最后,如果傳輸成功,而且該傳輸事務是輸入性質,則單片機可讀取數據緩沖區,獲得從機發送過來的數據。
結語
在51單片機控制usb接口芯片sl811hs的底層驅動中,讀寫sl811hs內部寄存器的子程序是最底層的,各種usb傳輸的較低層操作,如總線復位、插拔檢測、速度檢測以及傳輸事務等,都主要是通過讀寫sl811hs內部特殊寄存器實現的,其中,傳輸事務的實現直接涉及了5個特殊寄存器的讀寫。
在本文所述的底層驅動基礎上,添加相關的高層程序,使該51單片機系統實現了對各種usb從機設備的枚舉控制和對u盤的數據交換,為51單片機系統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也對其他平臺的usb主機設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