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關稅,印度越南無一幸免,蘋果盤后重挫超7%
4月3日消息,蘋果耗費了多年時間,試圖將部分產品生產線遷出中國以規避關稅。然而,如今這一策略可能前功盡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504/468970.htm當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在2018年首次對中國加征關稅時,蘋果開始將更多的iPad和AirPods生產轉移至越南,并將iPhone的生產轉向印度。但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這家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可能正面臨策略反噬。
當地時間周三,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越南的產品征收46%的關稅,對印度產品征收26%的關稅。 白宮表示,這些關稅立即生效。但部分貿易專家認為,這只是初步措施,旨在促使這些國家降低對美國商品的關稅。
但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令蘋果本已承壓的業務雪上加霜。該公司目前正應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20%關稅,而蘋果約90%的iPhone在中國生產。特朗普表示,根據新關稅計劃,這一稅率將再加34%(總計54%)。蘋果發言人拒絕就此置評。
雖然蘋果是受新關稅沖擊最大的科技公司,但多數科技企業也將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例如,盡管谷歌和微軟對國際供應商的依賴不如蘋果,但它們的消費電子業務仍然會受到波及,新建人工智能技術所需的大型數據中心的成本也可能上升。
這些新征收的關稅是特朗普重塑全球貿易體系行動的一部分,旨在對所有對美國出口征稅的國家實施對等報復。美國貿易官員估計,印度對美國商品征收的平均稅率為13.5%(農產品為39%),越南對美國商品征收的稅率為8.1%(農產品為17.1%)。但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強調,結合匯率操控和貿易壁壘等因素,實際影響更為嚴重。
被特朗普稱為“對等關稅”的政策可能使蘋果陷入兩難困境。蘋果銷售的iPhone、iPad和Apple Watch占其近4000億美元年收入的四分之三。由于特朗普明確表示不會給予關稅豁免,這意味著蘋果將不得不支付這些費用,進而壓縮其利潤,或通過提高價格間接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估算,若中國產的iPhone等設備關稅再加征34%且無豁免,蘋果的年化成本將增加85億美元,這將導致該公司明年每股收益減少0.52美元(約合78.5億美元),相當于明年利潤的7%。特朗普發表上述評論后,蘋果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下跌了5.7%。
灣區制造優化公司Instrumental創始人安娜·卡特琳娜·謝德列茨基(Anna-Katrina Shedletsky)曾在蘋果工作過,她表示:“將新關稅數據輸入其自建的模型中,幾小時內就能知道問題有多嚴重。”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曾訪問白宮,并承諾蘋果將在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今年2月,蘋果兌現了承諾,宣布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其中大部分資金原本就屬于既定的支出計劃。
在特朗普首次擔任總統期間,庫克通過與其建立的良好關系,幫助蘋果避免了對其多數產品征收的關稅。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官員沒有對iPhone征收關稅,并且取消了對Apple Watch的關稅。
2019年,特朗普參觀了蘋果位于得克薩斯州的電腦工廠,庫克陪同在側。特朗普將工廠的建立歸功于自己,但實際上該設施自2013年起就一直在生產電腦。然而,在此后的幾年里,蘋果并未將任何主要產品的生產遷回美國。相反,蘋果開始努力將生產線多元化,試圖逐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2017年,特朗普首次擔任總統時,蘋果便開始在印度設立iPhone組裝線。經過五年的時間,蘋果完成了工人培訓并建立了生產設施,目前正逐步增加印度工廠的產能,目標是在這些工廠生產約5000萬部iPhone,占蘋果每年2億部銷量的25%。
同時,蘋果還開始將AirPods、iPad和MacBook的生產轉移到越南。2020年疫情爆發時,越南成為了蘋果及其他公司的新生產基地。到2023年,在蘋果的前200家供應商中,在越南設廠的供應商已經超過10%。
越南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其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印度則是因為蘋果希望在這個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中增加iPhone的銷量。
然而,蘋果在美國的生產計劃屢遭挫折。位于得克薩斯州的工廠曾因部分工人在完成自身班次后、接班人到崗前擅自離崗,導致組裝線停工。此外,蘋果還面臨尋找能夠生產所需組件(如定制螺釘)供應商的問題。
庫克曾表示,美國缺乏足夠的技術工人,無法與中國競爭。在2017年末的一個會議上,他更是坦言,中國是少數幾個可以找到能夠操作最先進機器的工人的地方之一。
他說:“在美國,你可以召集一群模具工程師,但我不確定能否填滿這個會議室。而在中國,你可以坐滿好幾個足球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