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鬧劇:暴跌股市之外,對電子設計影響深遠
本周一,美股受到多重影響全面下跌,科技股成為下跌重災區,特別是風頭正勁的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單日下跌超過15%。綜合各方的因素,最近沸沸揚揚的關稅風波可能在其中成為最關鍵的下跌原因。而在此前一天,標普500指數就已抹去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的所有漲幅,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更是一度跌入修正區間。不確定性籠罩著市場,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日益加劇。
3月4日,特朗普宣布,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的25%額外關稅正式生效。與此同時,美國于2月對中國商品加征的10%關稅被進一步提高至20%。3月6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調整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的措施,對符合美墨加協定優惠條件的進口商品免征關稅。部分關稅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4月2日之后上調,4月2日也是特朗普此前宣布將要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的日期。特朗普此前還表示,將很快宣布對來自歐盟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
一系列的關稅大棒政策還沒激化對手,先引發了華爾街的金融專家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就在本周一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領導的團隊將2025年美國GDP增長預期從2.4%下調至1.7%。他給出的下調預測理由很直接,“我們的貿易政策假設已經變得相當不利,”
不過從股市的表現看,似乎更代表實體的道瓊斯平均跌幅只有代表高科技的納斯達克跌幅的一半,在對美國經濟發展前景和國內通脹的普遍擔憂基礎上,似乎高科技產業受到的影響更深遠。畢竟從美國的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來說,科技產業似乎對通脹的抵御能力和對關稅的依賴程度要遠超傳統產業,尤其是考慮到美國能夠做到農副產品自給自足,60%的服裝和70%的消費電子產品均來自號稱將被征收60%關稅中國,美國通脹加關稅暴漲最受影響的必然是剛剛興起的電商產業和消費電子產業。
關于關稅的宏觀影響我們不再過多贅述,那是財經類同行的問題,我們要討論的是一個更有代表的話題,關稅壁壘會如何影響電子設計開發者的工作?
首先我們明確的一點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是無差別的,因為他希望的是制造業回流,但對消費電子產品來說,制造回流美國的開銷是巨大的,甚至需要重構整個設計+制造+供應鏈,因此除非品牌商意識到關稅政策“100年不動搖”,否則讓蘋果將制造搬回美國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最多也就是從中國遷移到印度或者東南亞什么的。同樣值得參考的是福特汽車不會輕易放棄在中國設計與生產的車型賣回美國的策略。
在這樣的前提下,設計工程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就變得復雜起來。考慮到消費電子產品普遍只有不到25%的毛利率,關稅對BOM成本增加的影響將會被無限放大,再考慮到大部分消費級產品都有至少6-8個月的設計周期,幾乎所有正在開發的設計(預期面世時間在6月份之后)可能都被迫要因為關稅的影響而面臨重新設計的風險以及成本支出。如果繼續原有設計,可能會因為BOM的增加而造成利潤降低甚至利潤轉負,但如果盲目提升售價,面臨的又可能是因殘酷競爭而銷量銳減的結果。如果說新冠肺炎帶來的是全球供應鏈的緊缺,影響更多來自于小公司和供應鏈,那么這次關稅危機影響的可能就是設計鏈的決策,因為重構設計降低關稅影響,可能成為諸多消費電子巨頭競爭格局的新轉折點。
回到特斯拉,馬斯克作為特朗普上臺的大功臣以及第二主角,特斯拉依靠著強大的供應鏈以及中國市場成為中國之外電動車唯一的統治者,不幸的是,自己支持的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恰好給了特斯拉最無解的供應鏈難題,作為一款號稱中國本土化率(非中國國產率)高達95%的車企,特斯拉全球同時也受益于中國新能源車供應鏈的成熟。關稅政策恰恰命中了這種全球化供應鏈企業的軟肋,特斯拉不得不承受全球銷量下滑與供應鏈成本提升的雙重壓力,可能現在的下跌還只是個開始。
對于工業和苛刻環境電子系統的設計者同樣并不輕松,他們的設計面臨制造成本增加的壓力可能相比消費電子小很多,但他們面對的是第二供應鏈選擇的問題,這不僅是零部件準備第二種設計,還包括了零部件的供應來源,尤其是對負責設計和維護系統的工程師在關稅問題凸顯時,更需要牢記這一點。如果你的替代方案成本與第一選擇差異比較大(關稅問題),那么當不得不用更高昂替代品來進行替換時,最初看起來經濟高效的設計可能忽然失去了最大的價值。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于汽車或醫療設備這樣需要長期又可靠工作的系統,如果電源或定制連接器(不幸的是幾乎75%的這兩類產品現在由中國生產)中的關鍵組件不可用,則可能會阻止整個產品的運行,那么進行維護所帶來的成本可能是需要廠商自行承擔或客戶承擔,關稅的提升則會帶來更高維護成本的開銷,這部分開銷其實很多時候包含在最初的系統報價單中。
不管是上述哪種原因,設計者曾經只需要考慮系統的整體性能以及供應鏈給出的基礎BOM,現在忽然增加了至少10%的關稅額外支出(以最低的特朗普要求增加中國關稅10%為例),是繼續維持既定的設計(可能給出下游供應鏈的系統報價已經談好),還是從頭再來重新進行設計,這是擺在企業經營者面前的生死抉擇,更是對設計工程師們一個全新的挑戰。
所以,關稅問題不只是我們作為消費者需要面臨的新開銷,作為電子設計者,可能需要考慮更嚴肅的是否重新開始以及重新開始設計需要增加多少成本的問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