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大車企在華銷量持續下滑
近年來,日產、豐田和本田這三大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不佳,在華銷量較過去三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有數據顯示,2021-2023年,日系車在華市場份額逐年下跌,分別為22.6%、20%、17%,今年上半年更是跌至14.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1/464523.htm日系車企在華銷量持續下滑,引發業界對日系品牌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和產品定位的深入思考。面對中國市場的新常態,日系車企需要加快轉型,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與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由于價格競爭激烈和消費者對傳統汽油動力汽車的興趣轉移,日產汽車在主要市場的業務近期也舉步維艱,此前該公司公布第二財季轉為凈虧損,并下調年度利潤預期。11月7日,日產汽車宣布將全球裁員9000人(根據一份監管文件,截至3月底,日產在全球擁有約13.4萬名全職員工),并削減20%的產能,以應對主要市場銷售下滑的局面。
熱銷新車型短缺、純電動車型面臨銷售阻力,日產只能依靠銷售激勵和降價后的補貼,導致利潤大幅下降。總裁內田解釋說日產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無法實現既定的銷售計劃,不可否認的是,市場快速變化,我們的計劃過于謹慎”。
豐田作為全球最大的車企,與此同時也是全球最會賺錢的車企,豐田單車利潤依舊高達22.6萬日元,毛利率依舊超過20%。銷量方面,豐田上半年的全球新車銷量達到455.6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4%。
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2025財年第二財季(2024年7-9月份),豐田由于認證丑聞和召回導致的停產影響了汽車銷售,利潤降至去年同期的一半以下。在日本,由于認證違規的影響,Yariss Cross和Corolla Fielder等暢銷車型生產一度停滯;因美國市場上普銳斯召回事件,豐田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也受到影響。
電動汽車方面,豐田汽車支持所謂的“多路徑方案”,即發展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其他動力總成技術,以實現零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電氣化車型的銷量(包括混動、純電等)占比已經從去年的35.3%提升至44.4%。
按市場來看,本田的汽車業務在日本和美國均有銷量增長,但中國市場,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內環,以及價格戰的日益激烈,本田在華新車銷量有所下降。本田中國公布了其10月份的汽車銷量數據,顯示出銷量持續下滑的趨勢。10月份,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為75440輛,而1月至10月的累計銷量為663626輛,同比下降了31.0%。
無論是營業利潤,還是凈利潤,本田兩輪業務的絕對實力過去一直遠超四輪(汽車)業務。當汽車業務的利潤率持續低迷,本田儼然已成為一家以摩托車業務為支撐的制造商:上半年,四輪車業務銷量同比下降8.0%,至177.9萬輛;兩輪車銷量同比增長12.0%,達1038.2萬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