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空氣中的致命威脅,茵泰科為潛在爆炸環境提供稱重方案
在化學、制藥、日化和食品行業中,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致命威脅。氣體和粉塵的組合下,只要一個小小的火花,就能引發一場巨大的災難。在本篇文章中,您將了解世界領先的稱重檢測技術制造商之一的茵泰科,他們的防爆稱重解決方案是如何在危險環境中確保設備安全高效地工作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0/463842.htm加工化學品的工業生產環境中,空氣中往往存在著可燃氣體,如甲烷、丙烷或氫氣。這些氣體距離災難性的爆炸之間,只差一個微小的火花。事故危及的不僅是工廠生產,更有人身安全。在空氣中積聚的粉塵顆粒同樣非常危險。特別是面粉、糖、木屑之類的粉狀物質,它們可以在空氣中擴散,形成粉塵云,一旦與點火源接觸后,也將發生劇烈的爆炸反應。
粉塵或氣體環境中的電氣設備是極大的隱患,而茵泰科的防爆認證設備可確保不產生火花
一般來說,根據爆炸性環境發生的可能性和存在的爆炸性物質,將潛在爆炸性環境劃分為若干區域。在0區或20區,存在高濃度的氣體、灰塵、蒸汽或霧,有持續的危險。1區或21區靠近0區附近,可能有危險,但不是持續的。2區或22區距離危險源較遠,危險的可能性更小。這種分類基于歐洲的ATEX指令和世界其他地區的IECEx體系等國際標準。0、1和2區指的是氣體,而20、21和22區指的是粉塵。“鑒于這些致命威脅,潛在爆炸性環境中使用的所有設備和儀器必須符合最嚴格的安全標準。”茵泰科全球產品經理Lena-Marie Fornika說道:“因此我們提供的稱重技術都經過了多重認證。”
茵泰科工業秤:優化領先航空公司的ATEX合規性
Combics?、Midrics?系列臺秤和平臺秤,以及茵泰科的IF平臺秤在危險區域有許多優勢。Combics?系列中的工業秤堅固耐用,用途廣泛。擁有ATEX、IECEx和FM認證,Combics?可輕松滿足防爆要求,同時也能提供更高精度、更用戶友好的界面、更豐富的配件選擇。與Combics?相比,Midrics?系列工業秤優點相似,設計結構更緊湊。IF超低平臺秤是高負載稱重的理想選擇,可在2/22區使用。總的來說,這些防爆工業秤集安全、高精度、用戶友好為一體,是危險區的更佳選擇。
意大利頭部航空燃料制造商Avio的案例就是個實證。Avio在內部審計時發現設備不符合新法規,決定更新設備以滿足ATEX標準。他們向多個供應商尋求報價,最終選擇了茵泰科。茵泰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ATEX認證的設備及定制軟件。方案含2個Combics?稱重平臺,分辨率分別為15,000 d和30,000 d,量程為3,000 kg/200 g和60 kg/ 2g;1個可編程的Maxxis 5稱重控制器,以及PR 5110顯示器。茵泰科的工程支持團隊還開發了配方管理軟件,并安裝了一個具有本質安全接口的控制柜進行安全數據傳輸。該解決方案不僅符合健康和安全準則,而且還優化了Avio灌裝系統的效率。
開機、稱重、完成:Midrics?1 Ex顯示器操作直觀,擁有ATEX認證,可用于潛在爆炸區
防爆系列新成員: Midrics?1 Ex顯示器
茵泰科在不斷豐富其防爆產品系列,最近,該公司推出了Midrics?1 Ex稱重顯示器。“Midrics?1 Ex為危險區域的稱重結果可視化提供了更先進的解決方案,”Lena-Marie Fornika表示:“用戶能以實惠的價格獲得更可靠的產品和更簡單直觀的操作。”
作為本質安全型防爆顯示器,Midrics?1 Ex適用于計數、檢重和預包裝控制等應用。采用優質材質打造,對于正在尋求危險區可靠顯示方案的質量管理人員、設備制造商和技術工程師,它是理想選擇。
為惡劣工業環境中近地面的稱重需求而開發,IF超低平臺秤是一個優質、靈活、可移動的稱重站。需要可靠的測量結果和衛生的解決方案時,IF是理想選擇。
案例:SABIC和防爆認證的壓式傳感器
沙特阿拉伯一家知名的石油化工公司SABIC在采購配料料斗和顆粒用料斗稱重系統時,選中了經驗豐富、精度高和嚴格遵守安全標準的茵泰科。按照ATEX標準,茵泰科安裝了3個用于室外的PR 6241壓式傳感器,其數據傳輸距離可達500米。茵泰科還為其故障的顆粒用料斗配置了4個PR 6201高精度壓式傳感器和PR 6143緊湊型套件,均經過ATEX認證。這一成功的合作讓茵泰科最終成為了SABIC的官方供應商,也證明了該公司能提供符合高安全標準的定制解決方案。
隱形威脅下的防爆解決方案
所有用于潛在爆炸性環境的茵泰科產品都符合嚴格的國際標準,如ATEX、IECEx和FM。充斥著爆炸危險的環境中,選擇正確的技術至關重要。茵泰科提供全面的稱重解決方案,不僅確保更高的安全性,還確保精度和效率。Lena-Marie Fornika自信表示:“我們的產品不僅僅是設備——它們還是危險區域中安全與成功的代名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