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特斯拉入門車型應是簡版Model 3/Y,革命性"拆箱"工藝遙遙無期
4月28日消息,要想深入理解特斯拉的制造計劃,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仔細揣摩,尤其是在聆聽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描繪未來愿景時,我們更應保持審慎的態度。畢竟,他總是喜歡以前瞻性的視角探討機器人汽車的未來以及即將發生的行業變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04/458162.htm然而,就在過去一周,特斯拉的季度利潤暴跌了55%,第一季度更是燒掉了超過20億美元的現金。在這種背景下,特斯拉近期的產品計劃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所謂的“產品”,在特斯拉業務中實際上是較為普通的一環,即金屬經過錘煉,最終被制造成深受車迷喜愛的汽車。
投資者對馬斯克是否還保持對研發更便宜的下一代入門電動汽車的興趣,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疑慮。最近幾周,馬斯克似乎過分關注即將在8月推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盡管特斯拉尚未證明自己在自動駕駛汽車部署方面能與Alphabet旗下的Waymo匹敵。
然而,就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二,馬斯克試圖向投資者傳達一個信息:更經濟的電動汽車即將推出。他聲稱,產品路線圖已經提前,新車型的發布時間從原定的2025年下半年提前到了今年晚些時候。
但這些計劃似乎并不是投資者所期待的下一代汽車,而是在當前美國電動汽車銷售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特斯拉為了迅速推出新產品而采用的結合新舊的策略,這聽起來有些像是弗蘭肯斯坦式(Frankenstein,用不同尸體部位組合起來的巨人)的拼湊。
周二,馬斯克向分析師透露:“這些新車,包括更經濟的車型,將融合下一代平臺和現有平臺的優勢,甚至可以在與現有車型相同的生產線上進行生產?!?/p>
談及平臺,馬斯克指的很可能是特斯拉現有最新車型的基礎架構,即Model 3與Model Y。當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托尼·薩克納吉詢問這些新車是否僅僅是對現有產品(如Model Y)的微調,還是全新車型時,馬斯克并未給出詳細的答復。
然而,汽車行業資深人士猜測,今年晚些時候能在與現有汽車相同生產線上開始生產的任何新車型,很可能只是特斯拉已推出車型的升級版本。畢竟,特斯拉剛剛對過時的Model 3進行了升級,Model Y很可能是下一個目標。
薩克納吉在隨后的報告中向投資者表示:“特斯拉在現有平臺上進行車型擴展的記錄并不多見,更別提在短期內實施了。我們認為,特斯拉更可能推出精簡版的Model 3和Model Y,作為低價入門級車型銷售,但我們對特斯拉實際能削減多少成本持懷疑態度?!?/p>
這樣的策略可能會讓新買家感到失望,他們通常被新鮮、亮麗的產品所吸引。同時,這也可能被視為對特斯拉現有產品品牌價值的削弱。
對許多投資者而言,下一代平臺的承諾——尤其是那款約2.5萬美元的汽車——已成為特斯拉未來的基石。這是馬斯克宏大計劃的一部分,他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特斯拉汽車的年交付量從去年的181萬輛提升至2000萬輛,從而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汽車制造商。
早在2020年,就有傳言稱特斯拉將推出更便宜的汽車。而在2023年3月的一次投資者演講中,馬斯克詳細闡述了如何讓更多人買得起這款車。那次演講中,特斯拉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裝配工藝,稱其將徹底顛覆傳統的汽車制造方式,被形象地稱為“拆箱”(Unboxed)工藝。
從本質上來說,特斯拉構想中的汽車制造方式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盒子式裝配線生產,即零件逐一添加到移動的車身中。相反,特斯拉追求的是更高效地將汽車組件模塊化,最終再將這些模塊整合在一起。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拉爾斯·莫拉維(Lars Moravy)當時向投資者透露:“如果我們希望按照預期的方式擴大生產規模,就必須對制造過程進行徹底的反思。”
今年1月,馬斯克繼續利用這一計劃吸引投資者的注意,他宣稱將在明年年底開始生產低價汽車。同時,他也發出警告,稱這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甚至可能需要睡在工廠里,這已成為他表明某項工作重要性的典型信號。
馬斯克當時表示:“當然,我的話應該有所保留,因為我通常比較樂觀。但我深信,一旦這一生產流程開始運行,它將遠超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制造技術——這會將汽車制造工藝推向全新的高度?!?/p>
然而,到了周二,情況出現了轉機。莫拉維表示,下一代平臺的部分工作可以得到保留,而無需完全采用全新的生產系統,即便去年所宣揚的大膽設想暫時也無法迅速實現。
他補充說:“‘拆箱’制造方法無疑是偉大的,具有革命性,但也伴隨一定的風險。不過,我們開發的所有子系統,無論是動力系統、驅動單元、電池改進、熱系統、座椅、內部組件集成還是低壓控制器的減少,都是可遷移的。這正是我們目前的努力方向,試圖盡快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實際產品中?!?/p>
盡管計劃遭遇了明顯的挫折,特斯拉上周仍向投資者保證,其開創性的“拆箱”工藝仍在開發中。盡管沒有提供具體的時間表,且申請范圍尚不清晰,但特斯拉在財報中向投資者表示:“我們專為自動駕駛汽車產品設計的制造戰略將繼續秉承‘拆箱’制造這一革命性理念?!?/p>
這一承諾不禁讓人回想起幾年前的情景,當時馬斯克曾預言特斯拉的制造工藝將取得重大突破,從而加快生產速度、降低生產成本。這無疑是特斯拉短暫歷史中又一次關乎公司命運的重大押注。然而,事實證明,馬斯克對于極端自動化的堅持曾引發一系列問題。他后來親口承認,Model 3產量的提升幾乎讓公司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盡管如此,Model 3和Model Y的最終成功幫助特斯拉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車制造商,并在電動汽車領域確立了領導地位。這些成就進一步表明,盡管馬斯克的宏偉藍圖并不總能如期兌現,但他總能激勵團隊實現那些最終帶來豐厚回報的創新,使特斯拉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馬斯克周二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結束后,一些投資者似乎愿意給予他更多的耐心——即使他們對馬斯克一貫的樂觀預期正面臨新的考驗。截至上周五的一周,特斯拉股價上漲了14%,但今年以來累計跌幅仍達到32%。
然而,對于馬斯克而言,機器人的未來才是他真正希望投資者關注的方向。他說:“如果有人對特斯拉解決自動駕駛問題的能力持懷疑態度,那么我認為他們不應該成為這家公司的投資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