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以科技之力灌溉教育數字化未來
伴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化時代正加速到來,數字技術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產生了深刻影響,教育教學也正隨著技術的革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場景正不斷與前沿科技相融合,教師的角色被重新定義,學生的學習也正顛覆傳統模式,逐步完成數字化轉型。而在這場“教育數字化轉型馬拉松”中,若想保持前進的“加速度”,則需不斷思考如何將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瞄準真實的教育痛點,解決實際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9/450497.htm在這一背景之下,以“科技創新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于近日舉辦,全國最美教師、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國家開放大學講師王宇博士,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呂冬,希沃高級副總裁徐樂萌,戴爾科技教育行業高級顧問王凡共聚研討會現場,為解決現階段教育數字化發展面臨的痛點集思廣益。
本次論壇中,嘉賓們首先圍繞教育數字化發展道路上面臨的需求和挑戰展開了討論。正如王宇博士所說,當下的最大挑戰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問題,也就是技術的教育場景化需要進一步加強。如何發揮科技和數據的巨大潛力?如何幫助各地教師找到適合的教育數字化場景和形式?如何幫助學生更快地接納新學習場景和硬件設備?這些問題亟需一線教師、教學管理者、科技企業共同商討。
劉秀祥校長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對技術和教育的場景融合問題表達了同感,他表示:“不少鄉村教師還停留在原有的學科素養和知識儲備上,前沿技術和教學內容雖然已經到了‘手邊’和‘耳邊’,但接受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在問及企業如何能更好地幫助解決問題、推動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時,他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受眾維度進行了分析:“無論是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數字化教學能力,還是讓鄉村學生更好地接受雙師課堂上的內容,都需要分區域、分層次進行產出,才能更好地將新晉技術和企業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滲透到鄉村教育中,彌合數字鴻溝,助推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p>
若想真正瞄準教育場景,解決包括教學場景更新迭代、鄉村教師數字化素養提升、學生對新內容的接納等真實的教育訴求,需要加強軟硬件結合,搭建優質資源和平臺。英特爾作為一家負責任的科技企業,一直將教育作為最優先的事項之一,其深知需將科技和創新技術運用到教育數字化的發展中,才能真正推動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呂冬認為,應針對行業專家和一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痛點問題創新技術,并打造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案:
● 面對鄉村教育傳統教學中師資不足和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部分學校選擇讓學生觀看教學資料,這種單方面輸出的形式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解決這一問題,基于英特爾技術的雙師課堂應運而生。該系統可以實現將一個主講教室通過多種技術手段連接多個聽講教室,以低成本、高效率、易使用、低延時的方式,與學生實時互動,進而促進優秀教師資源大范圍輻射,有助于解決開不齊課、開不好課的問題。
● 面對教師的數字化素養問題,鄉村學校暫未具備既提供硬件,又提供軟件培訓的條件。在硬件方面,英特爾的vPro平臺可以實現設備的遠程管理、維護、診斷和修復,精準解決痛點,幫助教師更方便地使用和維護數字化技術和設備,省去很多時間和煩惱。在軟件方面,英特爾的創新能力培養項目(英特爾?Skills for Innovation Initiatives)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數字技術水平和教學能力,實現從數字技術的學習者到學習過程的引領者、創新能力的促進者,再到提升思維的引導者的升級。
而要全方位克服教育痛點,還需英特爾以及各合作伙伴和衷共濟,進一步加強軟硬件結合,共同打造更多技術解決方案,探索教育數字化實踐路徑。徐樂萌說:“當技術提高的時候,人就可能遇到瓶頸。希沃一直是教育工具的生產者,但我們也意識到,學校、教師的數字化素養未得到提升,我們提供再先進的設備也不為之所用。我們作為企業,希望能跟教育行業各方多交流和學習,真正了解國家教育發展的方向,才能更好地生產工具,使技術與實際教學場景真正融合?!?/p>
王凡也表示:“除去現有的技術和教育場景融合問題,新興技術的涌現也會對教育數字化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挑戰,比如最近大熱的人工智能,也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將其本身的技術跟教育場景深度融合。我們不能閉門造車,還需要與一線教師溝通交流,最大發揮像英特爾這種科技企業提供的技術優勢,從而真正做好教育行業的軟硬件結合,并推動其數字化轉型”。
這場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馬拉松”仍在繼續,使其維持源動力的是學校、教師、學生的需求,加速其前行的是不斷更新的軟件技術和硬件設備,克服沿途障礙和困難的是各方的責任心和持之以恒的決心。正如呂冬在圓桌論壇結尾所說的那樣,英特爾作為始終致力于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企業,還將繼續深耕教育、助力教育邁進數字化的未來,讓中國教育事業早日沖過“終點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