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系統正成為醫療信息化的重要前臺
互聯網醫療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眾多的概念化應用已經基本落地,逐步成為醫療信息化的重要平臺之一,也正在成為醫療智能化價值發揮的承載平臺和醫療數字化創新以及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前臺。2022年11月發布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中提到要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模式,這為互聯網醫療系統的建設提供了政策指導。IDC于近日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醫院系統市場趨勢分析》(IDC #CHC51013123, 2023年7月),總結了中國互聯網醫療系統的發展狀況,分析了互聯網醫療系統的發展動力與發展潛力,對其未來趨勢做出展望。報告還對主要的互聯網醫院系統廠商的互聯網醫院產品特征及其案例等做出了介紹及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9/450464.htm互聯網醫療系統正發展成為醫療信息化的前臺,帶動醫療服務的融合創新
今年以來,以醫療大模型技術為代表的的智能化醫療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醫療作為一種新技術能力,其部署在醫療信息化的后臺,而互聯網醫療系統則成為醫療智能化技術展現能力的重要前臺,后臺的智能化技術為前臺的智能問診、輔助診斷、智能隨訪、疾病預防與治療一體化等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互聯網醫療系統成為未來醫療信息化建設重要領域之一。這一點可以從《“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落地到各個省市地方層面的建設規劃中看出來。比如近期發布的《四川省衛生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到推進“互聯網﹢婦幼健康”、“互聯網﹢托育服務”、智慧醫養、在線醫學教育等服務加速應用,鼓勵運用可穿戴式、便攜化、居家型健康監測設備和健康管理設施,開展慢性病患者、孕產婦、“一老一幼”、心理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健康體征動態監測,構建醫師開方、藥師審核、機構配藥、物流配送或患者就近取藥的藥事服務模式。IDC預計,未來的十四五以及十五五期間,各省市將會陸續出臺規劃,統籌建設省、市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建設則是重點內容之一。
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的兩種主要模式
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的建設與運行有兩種主要的組織模式,一種是依托于實體醫院的組織模式,另一種是依托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組織模式。這兩種形式各有特點,就系統的主要場景、系統架構、產品發展趨勢和市場發展趨勢簡要總結如下圖所示:

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的主要技術廠商
互聯網醫院系統的廠商以綜合性醫療軟件廠商為主,也包括一些專門的互聯網醫院系統廠商,以及一些創新型的廠商。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的主要技術廠商如下圖所示:
其中一些廠商已經開發了醫療大模型技術,這一技術作為其后臺技術將會極大提升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的能力,這樣的廠商包括有創業慧康、東華醫為、東軟集團、嘉和美康、智云健康等。

IDC中國高級研究經理肖宏亮表示,互聯網醫療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建立了落地實踐。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上的應用賦予了互聯網醫療更加豐富的能力,正在促進互聯網醫療成為醫療信息化的重要前臺。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中也包含了許多互聯網醫療系統的建設要求,互聯網醫療系統正逐步成為慢病管理、全病程管理、真實世界證據、處方流轉和藥物流通的承載平臺,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內容和數據均來源于IDC所發布的報告,所有內容及數據均為我公司所有。未經IDC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