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初期,格局未定——IDC發布《中國數字孿生CIM平臺市場份額,2022》報告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孿生城市的發展,在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文件,各地方立足當地實際,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出臺了相關的地方政策,加快推進數字孿生CIM平臺建設發展。數字孿生CIM平臺與城市智慧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緊密相連。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復雜度的增加,傳統的城市管理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遇。借助數字孿生CIM平臺的能力,可以為城市提供一個全面、精細、動態、智能的信息模型,以實現城市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分析、預測和優化,能夠有效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7/449073.htmCIM平臺可以應用于多個領域和場景,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服務等,為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和價值創造。例如,CIM平臺可以幫助城市規劃者進行模擬評估、試錯調試、優化設計等;可以幫助城市建設者進行協同施工、質量監控、安全保障等;可以幫助城市管理者進行風險預警、問題處置、效果評估等;可以幫助城市運營者進行資源配置、服務提供、效益分析等;可以幫助城市居民進行出行規劃、公共服務、參與治理等。CIM平臺需要快速、高效、靈活、準確的支撐上述應用,這些應用的持續深入與發展,會進一步推動數字孿生CIM平臺的技術更新與產品發展。
2022年數字孿生CIM平臺市場表現

2022年,中國數字孿生CIM平臺市場規模為10.3億元人民幣。從市場格局來看,數字孿生CIM平臺市場的集中度較低,技術提供商的階梯分化明顯。數字孿生CIM平臺技術提供商主要包括傳統GIS廠商,如吉奧時空、超圖軟件等;BIM類廠商,如廣聯達、秉匠等;可視化類廠商,如51World、飛渡科技等。目前整個市場處于一個成長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各類數字孿生CIM平臺的供應商不可避免的會持續進行高速的技術迭代與產品更新,市場整體上處于一個激烈的競爭態勢。
IDC對數字孿生CIM技術供應商提出如下建議
應用場景與價值創造需要進一步明確
CIM平臺雖然具有很多潛在的應用場景,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治理等,但是需要進一步將其與實際業務需求緊密結合,進一步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和解決方案以及評估其效果和影響,還需要進行持續的探索和驗證。同時,也需要考慮到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以及系統使用者和社會公眾對數字孿生CIM平臺衍生的相關應用的認知與接受程度。
CIM平臺的智能化、平臺化和融合化
CIM平臺的智能化一方面是指數字孿生技術本身的智能化,如三維模型的自動生成;另一方面是與AI技術整合后,將AI的能力輸出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平臺化是指數字孿生的應用從設計態到運行態,各個階段的工作都在一套低代碼、組件化的平臺內完成,以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底層數據治理能力。融合化是指數字孿生與XR、物聯網、AI等技術無縫融合。
建設CIM數字底座
CIM平臺需要構建一個全域、全時、全程三維可視、附帶豐富屬性信息的CIM底座,這需要對多層次、多粒度、多維度的數據進行結構化、單體化、語義化等處理,并同步接入各種關聯語義數據或者數據服務。這項工作需要較高水平、橫跨多個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對應引領的標準規范。

IDC中國政府行業和智慧城市研究組研究經理金子惠表示,2022年數字孿生CIM平臺市場整體向好,市場容量增加的同時,呈現激烈的競爭態勢。目前數字孿生CIM平臺建設還處于起步推廣期,CIM落地實踐和場景應用創新上還處于探索階段。隨著數字孿生技術逐步走向成熟,CIM平臺在朝著兩個方向發力,一是自身技術的進步,如圖形引擎的性能和效果、自動化建模、一站式整合開發平臺等;二是與多種技術,如XR、AI、GIS、物聯網等的深度融合。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內容和數據均來源于IDC所發布的報告,所有內容及數據均為我公司所有。未經IDC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