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限制刺激本地購買,中國芯片設備利潤飆升
在美國限制美國技術出口、迫使制造商依賴本土替代品后,中國兩家主要芯片設備制造商預計利潤將翻一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7/448697.htm中微半導體業績增長
7 月 14 日,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 25.27 億元,同比增長約 28.13%。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 9.8 億元到 10.3 億元,同比增加 109.49% 到 120.18%。
中微公司稱,上半年公司刻蝕設備收入增長約 32.53%,達 17.22 億元;MOCVD 設備收入增長約 24.11%,達 2.99 億元;備品備件及服務收入增長約 17.13%,達 5.05 億元。
今年一季度,中微半導體實現的營業收入為 12.23 億元,同比增長 28.86%,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 2.75 億元、2.28 億元,同比增長 134.98%、22.22%。
對比半年度業績預告數據及今年一季度數據發現,二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 13.04 億元,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 7.05 億元到 7.55 億元、2.72 億元到 3.12 億元。上年同期,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 10.23 億元、3.51 億元、2.54 億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公司上述經營指標均有明顯增長。
至于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增長原因,中微公司解釋稱,主要有兩個方面因素。第一,公司下游市場需求旺盛,產品熱銷。公司刻蝕設備持續獲得更多國內外客戶的認可,關鍵客戶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今年上半年設備收入增長約 32.53%,達 17.22 億元。另一主打產品 MOCVD 設備在新一代 Mini-LED 生產線上繼續保持絕對領先的地位,MOCVD 設備收入增長約 24.11%,達 2.99 億元。第二,公司投資收益可觀。上半年,公司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產生稅后凈收益約 4.06 億元(非經常性收益)。
中微半導體勝訴
2023 年 7 月 11 日——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在針對美商科林研發股份公司提起的侵犯商業秘密案中贏得二審勝訴。
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終審判決中,法院命令科林研發銷毀其非法獲取的與中微公司等離子刻蝕機有關的一份技術文件和兩張照片。法院還禁止科林研發及科林研發的兩名個人被告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中微公司的專有的技術秘密。法院還命令科林研發為其侵犯商業秘密向中微公司支付賠償金和法律費用。
中微公司 2010 年 12 月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科林研發侵犯公司商業秘密案提起一審訴訟,并于 2017 年 3 月贏得一審訴訟。隨后,該案件被上訴至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前,中微公司為保護與捍衛自身權益進行了長達 6 年的斗爭,并取得終審勝利。
中微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志堯博士表示:「中微公司極度重視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我們在研發方面大量投入,致力于為我們的全球客戶帶來創新性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們全力保護我們的專有技術與知識產權,我們不容忍侵犯公司商業秘密或其他不光彩的行為。本次終審的勝訴判決,再次凸顯了中微公司保護自身權益的決心,也展示了監管部門對國內外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的公正立場。」
北方華創半年業績「交卷」
同一天,另一半導體設備商,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營收為 78.2 億元-89.5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43.65%-64.41%;上半年凈利潤為 16.7 億元-19.3 億元,同比增加 121.30%-155.76%。扣非凈利潤為 14.9 億元-17.2 億元,同比增長 130.9%-166.55%。
北方華創稱,受益于公司半導體設備業務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及經營效率不斷提高,公司 2023 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實現增長。
公司此前也在 5 月 31 日披露的紀要中透露,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足,2023 年新增訂單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 30%,其中以集成電路設備訂單為主;預計公司 2023 年收入、利潤將持續保持增長。
隨著美國主導的多國出口管制開始削弱中國開發先進芯片的能力,國內正在加速取代外國技術并在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實現自給自足。
總體而言,浙商證券認為,半導體設備主要有四大核心驅動:國產化需求、先進制程突破、資本開支持續、政策支持加強。分析師認為,上半年招投標主要集中在中小廠商,預計下半年頭部晶圓廠資本開支相較上半年提速。
此外,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計,2023 年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銷售額將從 2022 年創紀錄的 1074 億美元減少 18.6%,至 874 億美元;而 2024 年將復蘇至 1000 億美元,有望出現強勁反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