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驅動汽車半導體飛速增長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整體表現并不如人意的大環境下,汽車電子市場反倒是成為少數幾個表現亮眼并且被寄予厚望的細分領域,其中電動化、智能化正在驅動汽車半導體市場快速擴容。2021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達467億美元,同比凈增33%,超過半導體全行業14.5%的增長率一倍,即使是半導體表現不佳的2022年,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達到了548億美元。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大趨勢下,汽車半導體應用需求在未來幾年將持續保持高速成長,據Omdia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將突破800億美元,2021-25年CAGR達15%。
汽車智能終端將成為智能時代的神經末梢,汽車芯片是助力汽車步入智能時代的核心,大算力和精準感知是汽車智能化的基本要求,這將帶動從大算力核心芯片到各類傳感器和雷達等半導體器件的飛速發展。相比于早期比較簡單的輔助駕駛和目前僅存在于理想狀態的L5級自動駕駛,如今各類智能駕駛和ADAS系統已經開始逐漸在各類車型上得到廣泛普及。據預測,L1/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將從在2025年達到50%,現在滲透率僅有35%,而L3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會從2020年的5%快速增長到2035年的45%,L4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也將從現在的不到1%增長到2035年的22%左右。QY Research預計2021-2028年全球智能駕駛相關芯片市場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超過20%,電動汽車需求的增加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是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市場增長。此外,對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 不斷增長的需求預計將推動市場增長。
智能駕駛改變汽車半導體格局
到2025年,高級別自動駕駛滲透率達到65.5%,智能駕駛芯片市場需求每年將達到1400萬套。那么具體哪些品類的芯片會受益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普及呢?
MCU是汽車上應用最廣泛的數字芯片,傳統汽車單車會平均用到70個MCU,而配備智能駕駛功能的汽車將可能要用到300多個,應用領域包括ADAS、車身、底盤及安全、信息娛樂、動力系統等,幾乎無處不在。因此,到2025年汽車用MCU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近120億美元,對應2021-2025年復合平均增速為14.1%,該復合增速明顯高于未來三年整體MCU市場的增速8%。
汽車智能化趨勢,對汽車的智能架構和算法算力帶來了幾個數量級的提升需要,推動汽車芯片快速轉向搭載算力更強的SoC芯片,這其中最大的推動力來自于智能座艙技術的快速普及,由于“一芯多屏”需求的不斷提升,智能座艙芯片需要同時支持信息娛樂功能和各類儀表盤顯示功能,并且要逐漸向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的方向發展。作為提升駕乘體驗最直觀的單元,智能座艙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相比于傳統燃油汽車的另一個核心競爭優勢,據IHS統計,全球市場及中國市場的智能座艙新車滲透率逐年遞增,預計2025年將分別增長至59.4%、75.9%。
自動駕駛芯片成為最耀眼的明星
自動駕駛芯片則是智能汽車芯片里增長最為迅猛的一個領域,由于消費者對于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需求非常迫切,加上部分國家已經開啟L3/L4級自動駕駛功能在封閉、半封閉和低速場景下的測試應用,高算力的自動駕駛芯片必然會迎來比以前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當前汽車所需算力可根據車內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量綜合推算出來,L2級別的自動駕駛,計算能力大致需要10TOPS計算能力,數據顯示,L3級自動駕駛對算力需求為80-100TOPS,L4級需要600TOPS以上,L5級則超過2000TOPS。預計到2025年前后自動駕駛汽車將開始一輪爆發式增長,具有大算力的自動駕駛芯片市場的在2023-2030年之間的復合增長率將不低于30%,并逐漸成為車載半導體中最具經濟價值的芯片產品。從自動駕駛整體發展趨勢來看,由于需要處理的傳感器信息需要大量冗余,自動駕駛對于終端算力的要求極高,同時對于終端計算的實時性、能效以及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綜合來看專用芯片將成為未來自動駕駛處理器芯片的主流解決方案。
智能駕駛離不開海量傳感器的應用
智能駕駛的核心是對車內及車外各類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貝哲斯咨詢預測,到 2027年全球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將以13.97%的CAGR達到3243.76億元。特別是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智能駕駛的各類傳感器系統將會成為引領汽車傳感器市場快速發展的主力軍。
由于對車身周圍環境信息的準確探測、識別、傳輸、分析要求越來越高,激光雷達的重要性開始逐漸凸顯。激光雷達作為中高端智能駕駛汽車的重要配置之一,根據Yole數據,全球激光雷達在ADAS市場的出貨量將從2020年20萬個增長至2025年340萬個,CAGR 達76.2%;預計到2032年出貨量將達到2660萬個。
車載CIS是ADAS的核心傳感器,可以彌補雷達在物體識別上的缺陷,也是最接近人類視覺的傳感器,其在汽車領域應用廣泛。CIS從早期用于行車記錄、倒車影像、泊車環視等場景,正逐步延伸到智能座艙內行為識別和ADAS輔助駕駛,應用潛力開始凸顯。由于新增了自動駕駛功能,汽車的攝像頭需求量將快速增加,相應CIS的需求量也將明顯提升。如果在2023年能夠實現L3以上級自動駕駛的落地,單車攝像頭數量有望上升到11目到16目左右,這樣攝像頭需求量最多可能在16億顆左右,市場規模可能達到80億-100億美元。
毫無疑問,智能駕駛的快速應用已經成為汽車行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這將深刻改變傳統汽車半導體的供應格局和未來發展方向。那么如何抓住汽車電子市場發展的最新趨勢,掌握汽車半導體設計和應用的未來先機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