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推動芯片價格再創新低,美系芯片寒意更甚
隨著中國芯片的發展,全球芯片行業已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的變化之一就是芯片價格進一步下降,而中國取得突破的芯片價格更是創下了新低,讓全球消費者都得到了實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3/444904.htm國產芯片突破推動芯片價格下降最典型的當屬SSD固態硬盤,日前從電商平臺可以看到,SSD固態硬盤進一步降價了,某國產品牌采用國產NAND flash顆粒的1TB固態硬盤已降價至289元,再創新低紀錄,想想數年前120GB固態硬盤價格都超過300元,如今可謂白菜價。
相比起國產固態硬盤,如今三星的1TB固態硬盤價格仍然要499元,而就在兩三個月前,三星的1TB固態硬盤售價還接近700元,可見國產固態硬盤的上市給市場帶來的沖擊力有多大,這自然讓國內消費者享受到了實惠。
國產存儲芯片的發展帶來的另一個效果是韓國存儲芯片此前不時傳出的火災、洪水等導致產能受損,供應緊張,推動價格上漲的現象不再出現,凸顯出中國存儲芯片的發展,給韓國存儲芯片帶來的壓力。
國產存儲芯片的發展,對中國制造的支持無疑是顯著的,確保了國產存儲芯片的供應,如今韓國存儲芯片不僅價格大跌,供應也更可靠,甚至韓國高官還出訪中國,希望中國采購更多存儲芯片,增強了中國制造的議價權。
存儲芯片的發展可謂是中國芯片的縮影,這幾年中國芯片已打破了太多的空白,推動國產芯片日產能突破10億顆,保障了中國制造的芯片供應,只要是中國芯片取得突破的行業,海外芯片都會迅速放低身段。
除了上述的存儲芯片之外,GPU芯片、射頻芯片等都有類似的現象。中國的GPU芯片出現后,GPU芯片老大NVIDIA在美國修改了芯片規則后迅速推出為中國市場定制的GPU芯片,近期NVIDIA還將為中國定制第二款高性能GPU芯片;美國的射頻芯片、模擬芯片曾漲價百倍,在中國取得突破后,這些美國芯片企業迅速降低價格,最高跌幅高達九成。
事實已經證明了中國芯片具有很強的創新力,而美國的做法恰恰激發了中國芯片的創新力,在短短數年數年時間取得的進展超過了此前10多年,中國芯片的自給率也迅速提升到三成以上,中國制造不再如以前那樣看美國芯片臉色行事。
中國芯片不僅在國內大舉替代美國芯片,中國芯片如今還開始走向國際市場,美國家電制造商就相當認可中國芯片,由此美國家電制造商迫使美國修改了芯片規則,允許美國家電制造商繼續采用中國芯片,可見中國芯片的競爭力優勢。
相信假以時日,中國芯片會取得更多突破,到2025年實現七成的國產芯片自給率將有望達成目標,正如知名院士倪光南所言,先進技術是買不來的、求不來的,芯片作為制造業的上游更是需要自力更生,擁有足夠強的自主研發能力,中國制造才會有底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