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是指什么?靜電放電是什么?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中文釋義為靜電放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10/438850.htm造成靜電放電有多種原因,但最常見的是靜電和靜電感應。靜電通常是通過摩擦充電產生的,而靜電感應則是作為物體的電荷重新排列而產生的。通常,當一個物體的表面獲得負電子而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并帶正電時,就會產生摩擦充電。當帶相反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時,電子傳遞能量然后分離,形成一種電荷接觸帶電。
在工業生產中靜電放電會導致兩種類型的電氣設備損壞,具體如下:
災難性的:造成永久性傷害。
潛伏性的:幾乎檢測不到,已經對組件造成損傷,但還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設備性能持續性。
為避免發生靜電放電(ESD),應遵循程序以減少或消除靜電電流。排除具有高靜電積聚性能的材料較為重要。此外,接地對于阻止靜電放電(ESD)至關重要,工作或家庭環境中的一切都應連接到可靠的接地系統。
靜電放電(ESD)會對工業生產產生較為嚴重的有害影響,包括石油石化、化工蒸汽和粉塵爆炸,以及集成電路等固態電子元件的故障。當遭受高靜電電壓時,它們可能會遭受永久性損壞。因此,電子制造商需建立無靜電的EPA靜電防護區域,采取措施防止物體帶電,例如避免帶高電荷的材料和消除靜電的措施,例如將工作人員接地、提供抗靜電裝置和控制溫濕度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