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上市后的30000個訂單說明了什么?
很多人認識理想汽車,應該是通過理想汽車經歷的幾次重大輿情開始的。其中包括增程路線是否屬于過渡技術路線的論戰、二手車商與抖音網紅對線、理想ONE前懸設計缺陷等。但經歷了這么多次輿情后,理想汽車不僅沒有倒閉,反而生龍活虎,屢屢占據中大型SUV銷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讓很多人都不明所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6/435781.htm
昨天,理想汽車還自信的公布,理想L9上市72小時,訂單就超過30000了。

早在3月份,理想汽車半推半就地逐步透露L9的信息,采用了連續劇形式發布新車的營銷新玩法。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疫情動蕩之后,終于借助微博的流量以及高效的媒體合作方案,成功的發布了理想L9。6月22日當天的微信指數達到了52780000之多,按照銷售漏斗模型分析,L9的發布獲得的關注程度遠超同期上市的新車。這就意味著L9擁有了大量的興趣用戶。相應的,按照流量轉化率概念理解,最終成交的訂單量就會比較可觀。

我們再來看一下被業界認為高舉高打的蔚來汽車。

蔚來ES7發布后,6月16日的微信指數達到了接近8140000。對比L9的用戶反響,就顯得相形見覷。我個人純主觀臆斷,ES7的訂單量可能遠不及L9。當然,微信指數僅僅反映了營銷曝光帶來的效應,它僅代表有多少人關注或認識了你,影響一輛汽車銷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營銷,更重要的還是要看產品力。理想L9和蔚來ES7都算是比較優秀的產品。

思路放到AITO汽車的問界M5會怎樣?

2021年12月23日,問界M5的微信指數達到了33570000,相信這個量級的熱度也是很多品牌夢寐以求的。華為作為背后的金主輕松地為這款車的營銷花著鈔票,然而問界M5的銷量卻沒能夠如它璀璨奪目的曝光一樣達成令人矚目的銷量。這背后除了定價,應該還有產品力的因素。

執著地打磨產品力,同時利用高效的營銷手段在發布初期就博得用戶的關注,似乎是一個比較高明的做法。而定位豪華體驗,提供尊貴服務的高名品牌,且擁有較豐富的產品線,卻不一定能拿出一個爆款車型來鎖定自己的優勢。也許何小鵬那句“靠精準定位獲得優勢與壁壘”不是戲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