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領軍者”獲獎案例——大型企業篇(一)
近日,IDC首屆工業互聯網峰會在線上成功舉辦,并正式公布了12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領軍者”獲獎企業名單” (點擊查看詳情)。為給更多企業提供參考借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6/435398.htm??在此,對12家獲獎企業的項目情況做簡要介紹,獲獎名單分為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兩組,本次主要介紹其中4家大型企業組織情況(備注:按企業名稱拼音首字母排序,相關數據為截至2021年底數據)。
?江銅集團貴溪冶煉廠 (簡稱 江銅貴冶) 江銅集團下屬貴溪冶煉廠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銅冶煉工廠,在各類成本上升和環保政策要求趨嚴,對企業精益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情況下,由貴冶聯合用友合作實施智能工廠應用系統建設,依托用友iuap數據中臺實現業務數據的統一匯聚和業務應用的重構。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 三一集團) 三一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商,隨著公司持續成長,企業數字化轉型到了向數據要紅利的新階段,聯合樹根互聯開展了個多平臺的建設和應用。 平臺建設內容:基于根云平臺,建設面向后服務的客戶云平臺和企業控制中心,接入六七十萬售出的工程機械數據,提供豐富的后服務體系。建設集團級大數據平臺,開展集團級數據治理,將16個產業園5400多臺設備的OT數據,1.2萬億條業務和生產數據接入平臺,并基于平臺開展了設備智能故障診斷、園區能源管理等創新應用。 項目成果:通過集團級平臺建設,公司客戶體驗得到改善,市場洞察和數字化營銷能力提升,企業所有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提高20%,整體開發成本降低50%,開發效率提升30%。 ?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簡稱 京博石化) 京博石化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為主業、集石油煉制與精細化工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針對公司IT系統統一性有待加強、數據價值未發掘、精細專業管理應用待加強等問題,京博石化規劃了三個階段的智能工廠建設,當前在第二階段,依托藍卓supOS工業操作系統平臺,實現公司的全面數字化轉型。 平臺建設內容:將全廠30多套異構系統接入supOS平臺,構建覆蓋全廠的人員、設備、物料等對象模型,共構建30萬個位號和100多萬個標簽,積累7萬多個模型實例;基于平臺構建面向生產管理、生產調度、設備運維、能源管理等8大業務領域,以崗位角色定義的崗位工作臺,100多個工業APP,并開展10余項大數據、機器視覺等智能應用。 項目成果:通過平臺建設,公司形成面向多個業務域的綜合協同管理,每年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生產質量和控制水平提升,管理精細化深入提升。同時,平臺建成后,企業不再建設新的獨立IT系統,業務部門直接參與數據資源價值挖掘和利用,典型應用開發從原來半年的時間縮短到2-4周。 ?TCL 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簡稱 華星光電) TCL科技旗下華星光電已成為中國半導體顯示行業的支柱企業之一,生產基地分布在深圳、武漢、惠州、蘇州、廣州等多地。隨著行業競爭壓力增大和精細化管理要求提升,公司依托格創東智,開展集團級平臺建設,并由各地工廠自行基于平臺開展業務應用。 平臺建設內容:采用整體建設,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建設集團級統一的IoT平臺、大數據平臺、AI平臺及aPaaS平臺;各工廠將自身設備和生產數據接入IoT平臺,業務系統數據接入大數據平臺。IoT平臺單個工廠接入設備數達3W+,基于平臺開發的應用達到36個。基于平臺開展了故障缺陷分類管理、虛擬量測等智能應用;試點為不同業務角色構建面向自身角色需求的業務視圖,并匯聚在統一入口的應用聚合平臺,形成“千人千面”崗位工作臺。 項目成果:通過平臺建設,提高了工廠數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提高工廠作業效率,縮短質量問題反饋周期,有效改善工廠的過程管理和質量管理效能,品質、設備稼動率和人均產出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預計改善效益可超過3000萬RMB/年。
平臺建設內容:依托中臺打通與集團業務雙向接口,并重新梳理了供應鏈管理、能源管理、設備管理、生產管理、安環管理、輔助決策六大領域業務應用,并通過新老應用并行,逐步替換原有10多個老舊IT系統;開發了閃速爐智能配料、生產時序節奏等智能算法,提升工藝水平。
項目成果:通過整個智能工廠應用系統項目實施,建立了研發及運營(DevOps)一體化平臺,整合碎片化應用,推動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形成豐富的信息資源池,為工廠層面全流程全要素的大協同管控奠定了基礎。同時,公司IT人員開發和學習工作量都有很大減輕,精益管理信息化跟進更加及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