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結構性供需緊張持續發酵,一季度中國PC顯示器出貨量仍同比增長48.6%

結構性供需緊張持續發酵,一季度中國PC顯示器出貨量仍同比增長48.6%

作者: 時間:2021-07-0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IDC中國最新發布的《IDC中國PC顯示器追蹤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PC顯示器市場整體出貨量755萬臺,同比大幅增長48.6%。疫情過后中國居民的消費、辦公習慣發生巨大改變,智能終端協同辦公、娛樂、學習等擴大了顯示器的應用場景,拉動中國顯示器市場規模的增長。其中,商用市場需求增長尤其明顯,一方面是行業需求順延;另一方面經濟恢復帶來的新增需求。從而帶動一季度顯示器商用市場出貨441萬臺,同比增長77.5%;消費市場出貨314萬臺,同比增長20.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07/426691.htm

1625133774952537.png

競爭格局穩定,供需失衡下頭部企業競爭力優勢明顯

顯示器市場TOP5品牌長期占據著近70%的市場份額。在供需失衡的市場環境下,聯想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以及下游PC渠道資源,一季度出貨量實現翻倍增長,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6.8個百分點;AOC作為傳統顯示器老牌,占據著獨立顯示器近30%的市場份額,在整體市場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戴爾出貨量也大幅增長了58.2%。

1625133793382507.png

小尺寸產品缺貨嚴重,21.5”上游面板供應持續萎縮

顯示器整體尺寸結構向中大尺寸方向發展?,F階段終端市場對小尺寸顯示器需求熱度不減,尤其是21.5”產品,且價格持續增長。短期來看,后進廠商CSOT和HKC積極規劃21.5”面板的供應,彌補BOELGD等頭部面板廠對21.5”產能的削減。長期來看,整體市場對21.5”產品的供應仍然持續萎縮。IDC認為,以小尺寸為主的頭部品牌廠應積極推進大尺寸產品,提升自身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以應對上游供應的變化。

三大因素推動PC顯示器價格結構向千元以上遷移

PC顯示器整體市場價格段逐漸向千元以上遷移,第一季度千元以上價格段產品出貨量占比突破31.6%。主要有三大因素推動價格結構遷移:第一,驅動IC供應不足,原材料漲價,導致整機成本不斷攀升,終端價格持續上漲;第二,尺寸結構加速升級,消費市場對中大尺寸的需求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平均尺寸,帶動整體均價結構的升級;第三,高分高刷高端產品加速滲透,隨著消費主力群體的變化,90后、00后群體不僅對電競顯示器、設計師顯示器有更高的要求,對商務辦公顯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以及畫質也有更深刻的感知。

1625133812376909.png

IDC認為,盡管顯示器市場比較成熟,但是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各種智能終端的互聯互通,顯示器更多新的應用場景有待培育和挖掘。同時,市場也存在各種不確定性以及挑戰,第一,面對“IC荒”以及供應格局的劇變,品牌廠應積極鞏固加強自身供應鏈管理;第二,價格持續上漲,勢必會抑制消費市場的需求,品牌廠以及經銷商應謹慎對待庫存,以防價格拐點、市場需求拐點的到來;第三,新產品要做到特點突出,抓住群體用戶消費屬性,從細分市場突破、尋求更多市場機遇。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