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后疫情時代,復旦微電子聚焦AI的技術機會
1 2020—2021市場評估
2020 年對集成電路產業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也因而催生出了新的業態和機遇。縱觀對產業帶來的影響,我們發現2020 年這一年,來自疫情以及中美關系等多重因素對我們這個產業造成的深層次影響也是前所未有的。
疫情初期,由于疫情流控造成的正常產品市場流動停滯,暫歇性產業停工等給年初的市場和供貨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我們也看到在傳統產品市場受阻的同時,一些新型細分型應用需求帶動產業繼續前行,例如帶動了以測溫芯片為代表的醫療元器件市場。
到了疫情中后期,云交流在社會的接受度與普及度提高,通信、存儲等電子元器件需求量變大,對信息交互、安全等相關市場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而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以人工智能(AI)為代表的應用依賴度會進一步提升,AI 將廣泛應用在醫療健康、智慧城市等各種環境下,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包括疫情在內的各項挑戰。這些新型應用市場給我們產業帶來新機遇的同時,我們也面臨由于全球性疫情和世界政治和經濟多元復雜形勢給我們產業造成的包括供應鏈保障、新技術推進、市場產品迭代等困擾,而且這些困擾的消除或平緩并不是朝夕可解,要用韌勁,更要用智慧來應對。
復旦微電子集團,副總工程師,沈磊
2 復旦微電子的解決方案
醫療方面,復旦微電子國內首推RFID 測溫芯片搭載在可穿戴測溫貼上,應用在武漢方艙醫院和全國多個社區,以1 分鐘/ 次的頻率記錄體溫,可連續工作80 小時,實現多達4800 次的測溫次數,成功解決了病患持續溫度監測方面的難度。
信息安全方面,云時代的到來對信息安全控制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復旦微電子開發了包括基于國際加密算法標準SM9 等在內的多種密碼算法安全實現方案,這些方案可用于網絡攝像頭的增強身份認證、數據傳輸加密等。而復旦微電子研發的PUF(物理不可克隆防偽)技術實現了國內首個量產PUF 芯片,結合區塊鏈實現了可溯源的唯一性認證平臺(UIVS)。
人工智能方面, 復旦微電子于2020 年發布了FMQL45T(簡稱復微青龍阡陌)和FMQL45AIT(簡稱復微青龍筋斗云)兩款重構異構融合芯片。FMQL45T搭配“復微阡陌”加速模塊,是國內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億門級全可編程融合芯片(PSOC);FMQL45AIT 基于“復微筋斗云”架構,是國際首款自定義全新架構的可重構AI 芯片。這兩款芯片可高效賦能諸如幾個毫秒內識別目標等端側人工智能應用。
此外,基于上述芯片的復微智算平臺是一款針對深度神經網絡的計算加速平臺,能提供高算力、低功耗的加速效果,以及軟件與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該平臺可靈活提供高達1 ~ 4TOPS 的算力,支持Caffe、TensorFlow、DarkNet 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上的模型算法。以復微智算平臺為基礎的智能識別X 光機系統現已在上海地鐵落地使用。通過神經網絡智能檢測系統,X 光機可以以極高的速度和精度處理每張圖片,幫助安檢人員在復雜場景下識別各類物品,極大地提高了安檢效率。
隨著2021 的到來,復旦微電子將持續在AI 方向投入研發,聚焦可重構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編譯器等前沿技術,將帶來更多尖端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和市場更好地迎接后疫情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注:本文來源于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21年第1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