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人工智能研制成功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20年度“十大突破性技術”(TR10)榜單。自2001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遴選并公布十項即將對人們工作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重大技術,這十大技術有一個基本的標準,那就是“該項技術已經達到一個里程碑式的階段或即將到達這一階段”,所以我們在看到這十大技術的相關報告里,都會給出一個“成熟期”(Availability),來說明這項技術離成熟應用于實際生活還要花費多長時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12/421653.htm以下摘選:
08微型人工智能
重大價值:得益于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驅動,我們的設備不需要與云端交互就能實現很多智能化操作。
主要研究者:谷歌、IBM、蘋果、亞馬遜
成熟期:現在
在此:值的一提的是:在世界各大跨國公司投巨資還在研究微型人工智能的時候,中國的天津市阿波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顧澤蒼博士早在多年前就針對大模型、大數據、大硬件的、還存在很多嚴重缺陷的深度學習發明出小模型、小數據、小硬件的通用的人工智能算法自律學習SDL(Self Discipline Learning ,以
前稱為 Super Deep Learning超深度學習)。SDL算法完全不需要與云端交互就能實現超過深度學習的智能化操作,是在世界上最先研制出的微型人工智能。
SDL算法按上述定義屬于微型人工智能。但是,SDL除在深度學習不能應用的工業控制和各類智能終端可應用外,還因SDL的機器學習單元很小,并可跟據應用需求無限并聯使用,完全滿足各類復雜系統的應用需求。
SDL算法已在自動駕駛上成功應用,在全球所有研發自動駕駛的團隊僅在感知功能上應用深度學習還達不到滿意效果時,顧博士團隊已在自動駕駛的感知、決策和控制上全部用SDL算法實現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并在路測上表現出領先世界的高水平。顧博士團隊還在自動駕駛中創造出用最少的人,最少的資金和最少的時間的驚人差距記錄。
近日,顧博士已委托中國嵌入式系統產業聯盟將他發明的SDL算法免費送國內有影響和能力的組織和單位進行測試和實驗。顧博士將與愿意接受邀請的單位分別建立視頻聯系,在視頻上對參與測試和實驗的該單位人員做全程的指導和互動。
在自動駕駛上驗證SDL的強大功能后,顧博士將融資做SDL模組,要批量生產以SDL模組為核心控制的智能終端和設備。然后將再融資做世界第一個人工智能算法集成電路芯片 ,實現SDL算法的產業化,努力去為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服務。希望有關部門、單位和人士給以關注和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