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發布2021年中國政府行業數字化轉型10大預測
疫情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已經形成一種新的常態。政府的數字化轉型對于疫情的防控、經濟的復蘇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向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的過程中穩步前行,在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同時,不斷的更新自身業務流程建設、拓展政務服務范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12/421202.htm對此,IDC根據全球政府行業數字化轉型2021年十大預測,給出了中國版本的趨勢分析,如下:
預測1
到2021年,中國政府將繼續加大對網絡信息監控能力的投入,致力于解決社會工程、社會欺騙、虛假新聞和其他數字宣傳等問題。
預測2
到2023年,75%的中國政府機構將開始引入更加完善的用戶信息和流程自動化能力,以實現實時處理公民服務。
預測3
到2024年,40%的中國政府機構將通過AI賦能的技術來招募、培訓和留用關鍵人員,增強員工未來的工作能力。
預測4
到2024年,70%的中國政府機構將投資于集成化、云網監控、統一身份認證管理以及其他工具來推進多云環境中無縫部署服務。
預測5
到2022年,35% 的政府機構將停止尋求最佳(BoB)解決方案,轉而選擇阻力最小的方式,重新聚焦于云服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提供的標準化應用程序組合。
預測6
為了確保有效的連續性運營效率,到2024年,中國將有25%的政府機構投資于基于數字化的運營模式,能夠提供更加規范化的智能數字工作解決方案。
預測7
邊緣側的信息搜集與計算能力的實現正在改變公民體驗。到2024年,20%的中國政府機構的數據將在傳統的數據中心之外完成收集和處理,從而提高處理速度并縮短政府響應時間。
預測8
區塊鏈的使用正在中國緩慢而穩步推進中。到2024年,50%的中國政府機構將使用由區塊鏈提供支持的智能合約,以確保各部門和機構之間數據交換的透明性。
預測9
為保障公民與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到2025年,中國將有70%政府機構使用預測分析來識別、包含、衡量和應對安全風險,從而保護各處數字資產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預測10
疫情的影響將導致更多的服務回流到國內。到2023年,85%中國政府機構將進一步嚴格審查境外服務和云服務商的表現,以此來建立并增強服務的可信任度和彈性。
IDC中國政府行業與智慧城市研究組研究經理詹墨磊表示:中國政府數字化轉型在疫情防控、經濟復蘇過程中承擔了重要角色。同時,中國政府數字化轉型也即將迎來“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危機與機遇并存的未來,中國政府行業數字化轉型將繼續秉持問題導向,統籌運用信息安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強化與提升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水平,助力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IDC FutureScape 2021預測季正式開啟。10大預測系列專題視頻陸續上線,涵蓋領域包括整體ICT市場、智能終端市場(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商用大屏、平板電腦、汽車、用戶體驗等)、企業級IT市場(云計算、數字基礎架構、數字創新軟件等)、新興技術市場(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以及垂直行業研究(金融、政府、智慧城市、制造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