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發布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10大預測
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經歷了疫情的考驗,暴露了一些問題,也積攢了很多經驗。中國對于疫情的防控取得很好的成效,率先在全球范圍內復工復產,這對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時,中國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并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全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發展長期積極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特別是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的大背景下,主要城市群逐漸開啟高質量發展的建設路徑,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智慧城市發展機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12/421201.htm基于以上背景,IDC根據全球智慧城市2021年十大預測,給出中國版本的趨勢分析,如下:
預測1
到2023年,由于物聯網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地方政府部署的設備中將有35%會成為惡意軟件和勒索軟件的攻擊目標,這將使AI/ML的SOAR能力得到普及。
預測2
到2024年,55%的社區將使用基于云的應用程序、數字協作工具和移動技術的混合式辦公方式,來維持服務的供給以及確保工作人員在工作-生活-健康間的平衡。
預測3
到2022年,30%的城市將會開始使用類似于數字孿生的數字空間規劃工具,以加快社會經濟從COVID-19疫情中復蘇,并確保人員、商品以及服務的安全運行。
預測4
到2023年,60%的警察機構將使用包含視頻傳輸和共享工作流程的數字化工具,運用替代響應體系方法,構建全新數字化警務工作。
預測5
到2023年,80%的中型智慧城市將任命專職負責人來推動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社區服務要求。
預測6
疫情促使了私人交通的發展。在中國,公共交通運輸正在復蘇,私人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促進。到2024年,30%的中小型城市采用新技術平臺以增加對私人交通運輸解決方案的管理與使用。
預測7
到2024年,中國智慧城市與智慧社區相關的投資將超過2,300億人民幣,重點投資于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環保、智慧應急等廣泛領域。
預測8
到2024年,高速互聯網是人們參與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國將有95%以上的城市將結束連接服務的鴻溝。
預測9
到2024年,40%的城市將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改善關鍵基礎設施和數字服務的遠程管理水平。
預測10
到2026年,40%的城市產品和服務將通過多元融合的數字化體驗方式來提供,這將改變群眾與地方政府之間的互動。
IDC中國政府行業與智慧城市研究組研究經理詹墨磊表示:目前, 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正在全面助力城市的感知、決策、管理與服務能力的全面提高。未來,在后疫情時代、新基建時代、智能化時代的大背景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將進入到更加以人文本、契合實際、規范升級的新階段。
IDC FutureScape 2021預測季正式開啟。10大預測系列專題視頻陸續上線,涵蓋領域包括整體ICT市場、智能終端市場(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商用大屏、平板電腦、汽車、用戶體驗等)、企業級IT市場(云計算、數字基礎架構、數字創新軟件等)、新興技術市場(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以及垂直行業研究(金融、政府、智慧城市、制造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