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否決?刀法精湛的老黃憑啥四萬億吃ARM
ARM要再次被收購了,這次的買家是價值高達3250億美元的NVIDIA(2020.9.15開盤,高開2.5%之后),消息傳出后媒體紛紛認為該筆交易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相關收購案。其實看細節,雖然號稱400億美元(4萬2千億日元),NVIDIA大概只需要支出200億美元左右,其他選擇用股票置換支付(2020年以來NV股票飆漲了近2.3倍),這對于擁有百億美元現金儲備的NVIDIA來說并不算太大的問題,而由于ARM是非上市公司,因此短期內NV看來還是無法威脅到TSMC(同時間點4250億市值)的半導體第一股的位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9/418356.htm但是諸多媒體又站出來,甚至ARM創始人和現任CEO都站出來要反對這筆交易,我看只能扔出那張經典的大話西游圖來送給傲慢的英國人了。看著享受SILK LABO的日本人和沉浸暮光之城的美國人眉來眼去,你腐國偽紳士吃醋還想繼續玩50度灰那套不成?先關心一下德國法國會怎么處置脫歐問題吧!
好了,我們慣例聊聊為啥NV要買Arm吧。服務器和AI肯定是最大的理由,這點很多人都說到了我們后面再說,第二個理由大概是AIOT平臺化吧,雖然軟銀保留了物聯網服務部門(一說這個部門還在Arm內),但物聯網服務體系并不難建立,NV志不在此,但物聯網的處理器特別是邊緣端的處理器基本是ARM一家獨大的,這點對NV的物聯網戰略非常重要。第三個理由,大概是高股價背后,NV缺乏足夠支撐的新業務,股價漲起來容易跌下去管理層要被股東質疑的,從這點上雖然是明顯溢價收購了ARM,但找到了未來股價上升的支撐,別忘了現在NV的股價只要漲個13%,收購ARM的支出就全回來了。其實以NV這種股價飆升的狀況,不收購不投資,股東們都會不答應的,股市里漲出來的錢只有換成購買力才是真的套現了,別忘了ARM是輕資產的最典型代表,400億就算溢價了點,整體包袱也不大,關鍵ARM是穩定的現金牛,雖然這筆收購可能要一甲子之后才能回本。
大家都知道軟銀缺錢,ARM去年的盈利能力也一般,ARM為啥能加價賣出去?這就涉及到ARM的IP產品的統治力了。雖然軟銀拿下ARM以后盈利能力一般,但ARM核的應用范圍是越來越大,幾乎所有帶計算能力的應用空間都有ARM的身影,特別是當ARM核基礎構建的日本超算剛剛拿下全球第一的頭銜,以及高通三星紛紛放棄魔改ARM核,選擇公版ARM之后,ARM核的價值得到了更大層面的證明。特別是在未來的AIOT市場上,ARM核可以覆蓋從環境供電的傳感器驅動MCU到全球最頂級的超算處理器核心,這方面給個優質投資公司吹愿景,能吹出超過成吉思汗的全球統治力來。
現在說說服務器和人工智能這個問題,NV的高股價是靠AI支撐的,而非GPU市場。但是NV在AI領域一個大問題是做機器學習是最大優勢,但玩人工智能推斷GPU架構略顯不足,雖然ARM核產品沒有FPGA那么好的并行度,但架不住ARM核功耗低單位功耗處理性能最優,選擇多核架構做并行處理一樣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在服務器端,ARM核已經被證實了是可以做出色的加速應用的,這就讓GPU+ARM更有未來的發展空間。而且NV和intel一樣經歷過重注手機AP但因為功耗問題失敗的例子,不同的是Intel做Xscale用ARM核其實是成功的,后來功耗解決不了是因為用了X86架構,而NV自己的Tegra究竟是搞不定系統功耗還是GPU部分因為性能太強大而解決不了功耗問題,始終是個謎。因此,老黃說買下ARM會保持獨立運作我相信,但我更相信NV會更多借鑒ARM核的技術來改進未來自己GPU特別是AI處理器的設計,以更好的優化功耗并進行異構AI芯片的研發,畢竟ARM都是自己的了,真不私下做點什么羞羞的事情,都對不起自己付出的4萬億日元啊!畢竟,按照軟銀收購前ARM的盈利水平(據說被軟銀收購后ARM盈利能力并沒有提升反而退步了)每年只能貢獻8-9億美元左右,而美國二級市場的超大額長期固定收益投資的回報率沒有低于3%的,所有NV會買來ARM不干點什么特別的,大家真以為駕馭著三千兩百億市值企業的老黃只是做點事情回應Intel推出高性能Xe顯卡嗎?
不過筆者認為,老黃第一個開刀的將是ARM內部最尷尬的Mali業務線。作為全球最牛的GPU技術商,NV竟然除了定期收收IP費之外沒有涉足手機AP的GPU市場本身就讓人驚訝,Tegra的失敗也許是其中原因之一吧。不過如果ARM歸屬于NV之后,起碼Mali的顯示能力應該會有不小的提升吧,否則對不起母公司養了那么多GPU大神。由此帶來的就是IMG的GPU IP怎么辦,高通的Adreno是否能繼續頑強的活下去,還是再次轉投ARM公版的懷抱(可惜了,如果麒麟繼續穩定發展加Mali給力點,真的可能逼迫高通放棄Adreno),當然蘋果剛搭建了幾年的GPU團隊,以蘋果的德行肯定繼續用自己的。第二步嘛,肯定就輪到了AI和服務器方面的整合了,這部分相對比較復雜,涉及的生態會很龐大,我們后面談到的時候再繼續說。
說說最關心的問題吧,很多人會說這筆交易將會被歐盟和中國否決掉,我倒是覺得老黃和他的團隊會想不到這個問題嗎,既然選擇收購就會花錢請投行評估,如果收購不成功會虧不少顧問費,萬一合同里再寫點賠償什么的,這不是冤大頭么?(某Q公司背后一涼)
首先我們說歐盟,你能給我一個歐盟要反對的理由么?僅僅是因為所謂的英國公司實際是日本公司變成美國公司么?NV一向跟各個政府沒有過節,何必在這種收購上為難對方呢?對歐盟來說,他們并不擔心美國的技術管制,因為歐美之間貿易紐帶太多了,輕易不太可能管制到半導體圈。何況,無論是即將離任的默克爾還是青春正茂的馬克龍,都對能打擊下英國人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喜歡特朗普的粉絲還是極端反特朗普的硅谷精英們,都不會把這筆交易和政治劃等號,在這個層面上,歐盟似乎沒有理由去表示拒絕。什么是市場占有率,IP圈似乎就沒有這個壟斷一詞!當然歐洲最可能否決的是英國人,雖然Arm不再是英國企業控制的公司,但畢竟總部還在英國,而且上萬人從事相關的工作,但換個角度,如果老黃說我們不改變Arm運作模式,總部不遷走,甚至我還想擴大Arm英國部分,并在這個基礎上以劍橋和蘇格蘭為核心擴充一些人工智能和GPU的研發團隊,除非蘇格蘭這個時候再舉行公投,否則我真想不出來英國那個奇葩的政府拿什么理由來否決掉這個交易,畢竟人家NV不是軟銀,買來ARM是要老老實實做研發的。
OK,剩下大家關注的一個國家了。NV雖然市值很高但好像一直跟政府走的不算近,但也沒啥人對NV有什么惡意,畢竟國產的各種芯里,GPU算是最拉跨的三大之一了。相比于似乎從小就沒任何中文功底的Lisa Su,老黃雖然中文不咋地,畢竟從小也碼了幾年方塊字,每年蘇州的會議也總是激情澎湃。今天正好是915,決定某家公司未來命運的關鍵一天,但似乎即使到今天政府也沒有對任何一家米國公司設置什么障礙,畢竟天朝還是要謀求開放的,既然已經把對方擺在了hooligan的角色,那么天朝就應該大度一點展示出我們的開放胸懷,畢竟如果真的否決了交易,國際舞臺上還是顯得不好看,怎么說也是從日本到美國,更是反對Hooligan的硅谷圈,沒什么理由一定要為了顯示天威而按下狗頭鍘。但是NV收購ARM這個事情,天朝其實還有一些理由不得不去支持。
PS:這里面很多人引用高通收購NXP的交易因中國政府否決而流產,筆者認為這并不是中國政府的問題,因為中國政府并沒有明確給出否決這筆交易的答復,只是等待而已,至于這個等待到底是拖延還是等待高通進一步提交問題,就不好說了。畢竟收購NXP時的高通管理層,因為博通收購高通事件,一下子換走了好幾個(新來的很多恰恰是支持博通收購的),連董事長都換了,新上來的管理層并不看好此交易,以博通的報價兩個版本,有沒有NXP,博通只愿意增加不到300億美元的收購價,這比高通要支出的420億(加債務)要低很多,因此新高通的管理層究竟打的什么心思,我們就不好評述了。
如果你知道一個詞“信創”,那也許你就領會到我說的天朝需要支持的理由根據了。雖然現在中美貿易爭端如火如荼,筆者也希望中國芯能百花齊放早日實現國產替代,但對現在這種一味的地方政府廣撒網投資半導體我并不認可,但對于信創方面的巨額投資我是絕對支持的(不了解信創的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不科普了)。目前信創相關的半導體主要就是基于ARM核的,而且不管是桌面CPU還是服務器CPU,在信創名單里最前面的幾個都是ARM核基礎上研發的。從某種意義上,相比于X86和MIPS以及Power架構,Arm核是目前信創中國芯的關鍵內核,至于現在熱門的RISC-V,免費開源的架構似乎還不是信創考慮的對象。為啥說NV收購ARM也許對信創是好事情呢?兩年前筆者采訪過某信創先鋒企業現在的掌門人,他表示希望通過中國企業的高額投入來與ARM攜手構建起服務器生態來,可是這點在軟銀手上筆者看到的是對服務器端的生態似乎是雷聲大雨點小,那么只剩下國內幾家企業孤軍奮戰,筆者曾經表達過目前真正做ARM核服務器處理器的,只有中國企業有機會,就是因為生態不完整只能靠定向客戶采購加高額研發投入才能支撐下去,從Cavinum到Broadcomm,再到Qualcomm,筆者跟了15年的ARM核服務器,國外幾個巨頭先后離場證明了這個市場短期內只有中國企業能做到商業化應用。如果到了NV手里能加大對服務器生態的開發,那么先走了三五年的中國ARM核服務器廠商也許就會得到更好的產業先入優勢,并且真正實現中國芯的國際領先。而如果中方否決了這筆交易,那么可能對國內幾家信創處理器企業雖然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未來的路走起來就會更加孤獨。別忘了,還有一家安謀中國,從6月份到現在為止,所謂的公章事件還沒有個結論,而一旦NV能更妥善解決安謀中國問題(說到底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NV也許為了中國支持和中國市場會更讓一步),那么對中國的幾家信創企業來說,NV收購ARM就不是什么大的問題,畢竟只要ARM能做到其架構不受美國法律的約束(這點ARM已經做好了切割,即使被收購之后還是可能繼續獨立于美國司法之外的,只要其公司依然是獨立運營即可),那么中國的信創產品就不會有被管制的擔憂,再說那位Hooligan真的能堅持掌權到這筆交易徹底完成么?
從這些方面看,刀法精準的老黃和他的顧問團隊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整一把大的,對于一向并不樂于搞大新聞的NVIDIA來說,這次收購Arm不會輕易讓其夭折在政府的砍刀之下的,而對老黃和他的三千億帝國來說,怎么用好這半導體最大并購買來的IP巨頭,才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一個問題就是,“Fugaku”代表的ARM核+GPU體系是否會讓未來Cortex A+Ampere的新人工智能計算體系逐漸盛行,若如此成為現實,你覺得四萬億日元還貴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