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霸權抗爭背后:EDA國產化率約10%,營收約為0.6%
眾所周知,目前決定芯片霸權的一共有三張牌,分別是材料、EDA軟件、半導體設備。其中材料主要是日本壟斷,而EDA軟件是美國壟斷,而半導體設備則由美國、日本一起壟斷,主導是美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8/417709.htm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美國是半導體真正霸主,畢竟除了這三張牌之外,整個芯片市場,美國占了全球50%+的份額,所以才有了這些年以來,不斷針對中國的芯片禁令。
有壓迫就有反抗,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兩年以來,中國芯也是全面開花,在材料、設備、EDA軟件上不斷的發展,設計、制造、封測等關鍵環節上也是不斷的進步著。
而近日,在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EDA產業發展分論壇上,有機構披露了一組數據。2019年全球EDA市場規模約為102.5億美元。而中國2019年中國EDA市場規模約為5.8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5.6%。
而在這102.5億美元的市場中,國產EDA只拿到了4.2億元的營收,營收比例只占0.6%。但好消息是,目前在國內EDA使用中,EDA的國產化率達到了10%。
國外三巨頭Synopsys,Cadence和Mentor在國內的份額約為85%左右,比以前的95%降低了10個百分點。
另外國內EDA從業人員約有1500億,但只有500人是在本土的EDA公司工作,其余的1000人,其實是在國外EDA公司駐中國的公司工作。
說真的,這個數據看來來雖然不是太理想,但相比以前還是前進了一大步,至少國產化率達到10%了,同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從業人員是在國產EDA公司工作了。
而隨著目前國產替代潮來臨,相信國產EDA軟件一定會繼續發展,并且被越來越多的國產廠商使用,到時候美國手中的這張牌,可能慢慢的會被中國EDA廠商瓦解,你覺得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