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對測試測量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張念民?(羅德與施瓦茨(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5/413588.htm1 無線終端市場的角度
在從3G/4G向5G的過渡中,移動終端市場呈現出很大的動態變化特性,僅僅在從500 MHz~6 GHz的頻率范圍內,各種無線終端產品就需要在50多個LTE頻段上支持用戶在語音和數據業務上的不同應用;除此之外,Wi-Fi、UWB、GPS、藍牙等也幾乎變成了終端產品的標準配置。由于這種情況的出現,5G終端設備內使用的濾波器和射頻前端模塊(RFFE)通道的數量顯著增加了,集成度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多端口濾波器組和RFFE模塊已經成為大批量產的器件。為了保證這種新型多端口器件的質量,生產測試中的測試項目和性能要求比以往提高了很多。與此同時,用高速測量速度來保證大批量的產能及由此帶來的單個產品測量成本的降低,是生產廠家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考慮。這導致了生產廠商普遍開始用測量速度更快的多端口矢量網絡分析儀外加自動化機械手的測量方法。
2 基站角度
大多數5G基站會使用128(TDD模式)或132(FDD模式)個陣元的相控陣MIMO天線。相比3G/4G基站,5G基站所用天線需要更嚴格的測試,來保證天線通道之間要求很高的幅度和相位頻響特性的一致性以及天線端口間的隔離度。由于5G基站的數量將會達到3G/4G基站數量的4~5倍,從2020年—2025年,全球每年新增5G基站的數量可達100萬個,這給MIMO天線的生產測試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增加產能,MIMO天線的生產廠家正在不斷擴充測試工位的數量;同時,由于在考慮節省生產測試成本的時候不能以犧牲產品的測試質量為代價,矢量網絡分析儀原廠配套的多端口開關矩陣已經成為MIMO天線生產測試中被普遍采納的方法。
3 其他元器件新涌現的測量需求
除了上述明顯不同于3G/4G時代對無線通信系統和設備的器件進行測量的要求之外,對5G所用的波束賦形IC、用LTCC材料制成的基站濾波器、用改性聚酰亞胺材料制成的柔性印制線路板等的測量都是新出現而且是需求量較大的測量需求,測量頻率也從前幾年以6 GHz以下為主擴展到20 GHz、40 GHz的范圍。在這方面,對多端口矢量網絡分析儀、矢量信號源、頻譜分析儀、射頻功率計都會帶來新的需求。
(注:本文來源于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20年第06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