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神經擬態芯片64顆互連:800萬神經元
2017年9月,Intel發布了全新的神經擬態芯片“Loihi”,之后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還成立了Intel神經擬態研究社區(INRC),推動神經擬態計算的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7/402706.htm現在,Intel宣布了代號“Pohoiki Beach”的全新神經擬態系統,包含多達64顆Loihi芯片,集成了1320億個晶體管,總面積3840平方毫米,擁有800萬個神經元、80億個突觸。
Intel Loihi芯片采用14nm工藝制造,集成21億個晶體管,核心面積60平方毫米,內部集成3個Quark x86 CPU核心、128個神經擬態計算核心、13萬個神經元、1.3億個突觸,并有包括Python API在內的編程工具鏈支持。
這種芯片不采用傳統硅芯片的馮諾依曼計算模型,而是模仿人腦原理的神經擬態計算方式,并且是異步電路,不需要全局時鐘信號,而是使用異步脈沖神經網絡(SNN)。
Intel宣稱,在稀疏編碼、圖式搜索、路徑規劃、同時定位和建圖(SLAM)、約束滿足問題等特定應用中,Loihi要比傳統CPU速度快最多1000倍,能效高最多10000倍。
最新的64芯片系統已分享給60多個INRC生態合作伙伴。有測試表明,運行實時深度學習基準測試的時候,它的功耗比傳統CPU低了足有109倍,對比特制的IoT推理硬件功耗也低了5倍,而且網絡規模擴大50倍后仍能維持實時性能,功耗僅增加30%,IoT硬件的話功耗會增加5倍以上,并失去實時性。
按照計劃,Intel今年底將做到1億個神經元、10000億個突觸,預計會有768顆芯片、1.5萬億個晶體管。
從理論上講,Loihi可以擴展到最多16384顆芯片互連,那就是超過20億個神經元(人類大腦有大約860億個),不過Intel并不打算真的這么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