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互補環網柜除濕系統
Ring net switch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of wind-solar hybrid吳宇紅 1 ,樓建強 1 ,尹紹杰 2 ,紀濤 1(1. 國網浙江德清縣供電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13200;2. 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浙江臺州,31800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4/400019.htm摘要:傳統的環網柜使用加熱方式進行除濕環網柜器件表面凝露問題得以消除,但也導致了環網柜內空氣濕度增大。采用半導體制冷除濕可以提高除濕效率并解決環網柜空氣濕度問題,但需要解決電源供電問題。針對現有問題提出采用風光互補形式為環網柜半導體除濕系統提供電源解決方案,系統集成風光互補充電控制、半導體除濕以及無線數據傳輸等功能,確保了除濕系統的供電便捷性,并通過一套風光互補除濕系統驗證供電和除濕的可靠性及可維護性。
0 引言
隨著城市配電的不斷發展,具有緊湊性、靈活性的戶外環網柜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1] 。戶外環網柜大量的投入以及使用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逐漸的呈現出來。由于梅雨時節空氣濕度大導致部分戶外環網柜周邊環境潮濕空氣中的水分極容易在封閉的柜內形成凝露。戶外環網柜的凝露使操作機構絕緣程度下降,長期后導致操作機構間放電短路,嚴重的影響了電力設備的正常安全運行。近年來,由于凝露的問題而引起的電力設備故障已經成為配電網線路跳閘的主要原因之一 [2] ?,F階段環網柜使用加熱方式除濕效率低且水汽仍然存在環網柜中,一定條件下仍然出現絕緣能力降低導致的設備短路情況。由于環網柜電壓為110 kV取電不便,加熱方式除濕時一般使用蓄電池作為電源。所以本文采用風光互補供電的半導體除濕機集成系統方式解決供電不便以及除濕問題。采用半導體帕爾貼效應制冷除濕,當有電流通過不同的導體組成的回路時,除產生不可逆的焦耳熱外,在不同導體的接頭處隨著電流方向的不同會分別出現吸熱、放熱現象。這是J.C.A.帕爾貼在1834年發現的。這一效應是可逆的,如果電流方向反過來,吸熱便轉變成放熱 [3] 。
1 風光互補半導體除濕系統
風光互補半導體除濕系統主要構成為:風力發電機、光伏組件、三相整流橋、二極管、充放電控制模塊、鋰電池、半導體制冷片、應急燈等構成風光互補除濕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風機和光伏組件分別通過三相整流橋和二極管接入到充放電控制器的輸入直流母線,充放電控制器控制鋰電池的充電以及負載除濕器和應急燈的供電。鋰電池充電通過降壓斬波電路實現,除濕器供電通過降壓斬波電路降壓為12 V到TEC1-12706半導體制冷片以及制冷片散熱風扇,應急燈通過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連接到鋰電池。
1.1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系統硬件由STM32F103芯片作為系統的MCU,SHT10濕度傳感器用于濕度檢測通過IIC總線與MCU通訊,IRF4104作為功率管,NB_IOT模塊采用WH-NB73通過串口與MCU連接通訊。
1.1.1 輸入電路
如圖2所示風機WP輸入和光伏PV輸入分別通過三相整流橋和二極管D7整流和隔離。風機WP輸入功率高時D7負極高于正極截止此時風機為系統提供充電電源,光伏PV輸入功率高時D7正極高于負極光伏為系統提供充電電源。Q1與電阻R1共同構成風機的卸荷電路,用于超速狀態的能量泄放。
1.1.2 充放電控制電路
風機和光伏組件通過輸入電路輸入到直流母線DC_BUS再通過BUCK降壓電路對鋰電池進行充電以及為除濕器電路供電。
如圖3續流二極管D16,儲能電感L1,采樣電阻R5,功率管Q10構成改良型BUCK降壓電路為鋰電池充電。通過更改功率管、電感以及續流二極管的節點位置,使功率管的驅動參考電壓從DC_BUS的正極變更為DC_BUS的負極P_GND,降低了驅動電壓并可以使用常規的NMOS。續流二極管D21,儲能電感L2,功率管Q11,采樣電阻R7,濾波電容C7以及二極管D9構成改良型BUCK降壓電路為除濕電路供電。改良目的同充電電路。除濕運行時當光伏組件或者風機輸入功率不足或者沒有輸入時D9導通,鋰電池參與能量供應;當光伏電源或者風力輸入功率滿足除濕功率時D9截止,僅光伏組件或者風機提供運行能源。
1.1.3 功率管驅動電路
充放電電路和卸荷電路中的功率管驅動電路主要由光耦、PNP三極管以及NPN三極管共同構成。
如圖4光耦U2作為MCU信號與MOS管驅動電源隔離以及放大,三極管Q5與Q6共同構成圖騰柱結構放大驅動信號和加快驅動速度;此種形式的功率管驅動電路成本低于專用芯片。
1.1.2 溫濕度檢測電路
SHT10為溫濕度傳感器濕度精度為±4.5%,溫度精度為±0.5 ℃,SHT10通過IIC接口與STM32F103連接,可以較為精確的測量環境中的濕度及溫度。實際電路如圖51.1.3 NB_IOT模塊電路WH-NB73模塊供電使用3.8 V,與3.3 V供電的主MCU之間串口通訊通過10 kΩ電阻電平匹配。
1.2 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由充電控制模塊、除濕控制模塊、通訊模塊以及顯示模塊等主要4大模塊組成,實現系統的充放電管理、數據顯示以及數據通訊等功能。
1.2.1 通訊模塊及顯示模塊
NB-IOT就應用場景而言,可以應用于位置跟蹤、環境監測、智能泊車、遠程抄表、農業等傳統通信技術難以支持的場合,這將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方便[4] 。本文中主要用于實現將風光互補除濕系統的運行數據上傳到服務器。主要上傳鋰電池電壓、電池電量、除濕模塊工作狀態等數據,維護人員能夠及時掌握系統的運行狀態以及及時處理當前的故障,保障環網柜系統的安全運行。顯示模塊主要用于人員現場維護時能夠及時查看系統的運行參數以及運行狀態。
1.2.2 充電控制模塊及除濕控制模塊
鋰電池充電從安全、可靠及兼顧充電效率等方面考慮,通常采用兩段式充電方法 [5] 。本設計中亦采用此方法,第一階段為恒流限壓,第二階段為恒壓限流。第一階段過程中結合MPPT方法實現系統充電效率最大化,本設計中采用擾動觀測法來實現MPPT。
如圖7為鋰電池充電流程,其在恒流充電過程中,如果此時充電電流小于20 A時啟動MPPT通過擾動觀測法尋找該時刻的最大功率點;如果最大功率點超過20 A充電電流,此時限制充電電流為20 A。
除濕器開啟條件為鋰電池有電且相對濕度大于40%條件下開啟,此時BUCK降壓電路將鋰電池或風光互補輸入降壓為12 V電源提供給半導體制冷片。
2 實驗驗證
為驗證本文所研制系統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分別采用兩種方式對比驗證系統優勢。選擇德清郊區一環網柜安裝加熱式和半導體除濕系統分別單獨開啟驗證系統。
如表1所示,加熱器無法有效解決環網柜密閉空間濕度高問題而半導體除濕器可以有效除濕將水汽冷凝后排出室外。通過3個月的測試,風光互補除濕系統能夠平穩高效運行,故障問題可通過窄帶通訊及時通知維護人員。
3 結論
本文從工程實際出發設計研制環網柜風光互補除濕系統,解決了環網柜除濕問題以及除濕運行的能源問題;該系統確保了環網柜內部環境不出現凝露以及濕度范圍可控制,確保了箱體電力設備的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 王陽. 戶外環網柜凝露現象分析及解決方案[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5):34-34
[2] 譚文兵, 錢建苗, 朱振洪. 基于帕耳帖效應解決戶外環網開關站及環網柜凝露問題的技術研究[J]. 科技風, 2017(6):29-29.
[3]柳承恩. 珀耳帖效應對無序絕緣襯底上多晶硅激光再結晶的影響[J]. Journal ofSemiconductors, 1985, 6(5):481-486[4] 趙艷薇. 3GPP通過NB-IoT標準物聯網行業蓄勢待發[J]. 通信世界,2016(17):67-67.
[5]徐艷民.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電源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11
本文來源于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5期第50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