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慕尼黑國際電子元器件博覽會 醫療電子技術——醫學在數字化世界中的發展
醫療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巨變。從預防、診斷到治療的每一個階段,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貫穿其中。醫學4.0只能在醫學和工程學科交匯的協同工作基礎上發揮作用。因此,我們無比自豪地推出electronica醫療電子會議(eMEC)作為這一跨學科合作關系的完美平臺。2018年11月15日的首屆electronica醫療電子會議將宣揚創新活動和空間概念的主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3/398809.htm電子技術是醫療科技領域創新的核心。曾經涌現出許多重要發展方面的案例,比如X射線機和心臟起搏器。現在,隨著網絡、智能數據分析和遠程醫療技術推動醫療服務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電子設備已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時,得益于全球人口的老齡化問題和快速增長,以及對于醫學領域個性化用藥關注度的上升,醫療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在此基礎上,市場調查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做出預測,至2024年,國際醫療電子技術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1,4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根據全球性的市場調查咨詢公司Markets & Markets發表的數據顯示,至2023年,醫療物聯網設備的營業額預計將略低于64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5%。分析師還指出,至2023年,全球電子醫療市場規模將超過1,320億美元。
然而,這些機會都被一大堆不可低估的風險所抵消。譬如,隨著來自新興市場的競爭,市場集中度將持續上升。這還未考慮醫療行業之外的巨頭IT公司(如谷歌和蘋果)即將進軍初級醫療市場,即未來的許多創新將基于數據和軟件。
此外,圍繞市場和產品審批的監管要求,如歐盟醫療器械法規的修訂,會減緩這一增長速度,造成龐大的成本壓力。此外,還有與線上聯網(物聯網)相關的嚴重安全風險。
這些問題都將在首屆electronica醫療電子會議(eMEC)和electronica醫療電子技術論壇上一一談及。
electronica醫療電子會議(eMEC)——首秀登場
2018年,隨著醫療電子領域舉辦其專屬的技術大會,這一領域將首次進入人們的視線(11月15日,慕尼黑國際會議中心)。在這場大會活動中,醫生和電子工程師將共商醫療行業的未來。涉及的問題包括:智能醫療設備、云計算、數據安全和數據主權、區塊鏈技術、協作機器人、智能合同、可用性、人工智能、遠程醫療和醫學4.0。
除了進行主旨演講和演說等傳統環節外,醫療電子會議(eMEC)還將為創新討論形式開辟舞臺,鼓勵跨學科對話:
1.論壇討論鼓勵觀眾積極參與,為有爭議但以結果為導向的交流提供理想的平臺。
2.開放區域討論是小群體之間舉行的深度討論。不提供臺本,流程和結果不得而知。
3.“由問題開始(Date a problem)”是這一環節的名稱,讓醫生和電子工程師可以在現場詳細討論問題,并共同提出解決方案。
4.“贊成和反對(Pros & cons)”環節是兩位嘉賓在觀眾面前進行唇槍舌戰的激烈交鋒。誰的論點更有力?結果取決于觀眾的電子投票。
醫療電子技術論壇——一切可穿戴設備
醫療電子技術論壇(C3展廳,534號展位,11月16日上午)的焦點將圍繞可穿戴設備,它們將對醫療部門和醫學治療產生重大影響。一旦它們連接到互聯網,醫生就可以遠程監控患者的健康狀況,并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續的護理。可穿戴設備的面世,使老年人能夠在其熟悉的環境中獨立生活更長時間。此外,對數據的智能分析將推動醫療系統進一步優化。
醫療產品和服務主要分布在嵌入式系統、傳感器、印刷電路板和其他裸電路板載體、無線技術、電源、微納系統等展區。
MEMS市場知名企業博世傳感技術有限公司(C3展廳,522號展位)將展示一系列用于持續測量重要參數的可穿戴應用的傳感器。
美國模擬器件公司(C4展廳,111號展位)將展示可植入MEMS慣性傳感器,其能耗極低,可用于監測患者風險的增加,比如摔倒的風險。
來自盛思銳(B3展廳,417號展位)的全球較小壓差傳感器在智能吸入器的治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旗勝科技(B4展廳,530號展位)生產的是醫療設備不可或缺的柔性印刷電路板。其在無塵室內進行生產,具有纖薄、質輕、耐用的特點。
得益于Fraunhofer IMS(C3展廳,409號展位)提供的微傳感器系統,青光眼患者可以通過植入傳感器測量眼內壓及眼內溫度,無需進行任何的接觸。
Heinz Nixdorf Chair of Biomedical Electronics(B5展廳,450號展位)是遠程醫療定制化解決方案開發和面向芯片實驗室設備的優選廠商。
弗勞恩霍夫協會(A1展廳,443號展位)開發出一種內置傳感器的高科技螺絲刀,用于牽引成骨術的醫療過程,允許患者進行自我調整設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