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46年屏幕變遷下:富士康、蘋果、三星、華為的浴火重生路

46年屏幕變遷下:富士康、蘋果、三星、華為的浴火重生路

作者: 時間:2019-03-18 來源:鎂客網 收藏
編者按:只是僅就當前來看,且不說折疊屏手機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當前的設計及技術方式是否能保證用戶無障礙使用,只近20000元的價格就不足以做到普及。但誰又能斷言呢,新事物的出現必定需要時間成長,正如當前5G被萬眾期待卻不被擁有一樣,折疊屏火過了這一波,下一步就是產業鏈各廠商通力合作,解決使用及成本問題了。

  率先開局,緊跟,折疊屏在2019年的初春徹底火了。只是這一代的屏幕改革,從一開始便是腥風血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3/398564.htm

  但實際上,有關手機屏幕的“廝殺”,遠比想象的要早得多。

image.png

  手機屏幕與移動通信技術,相伴而生

  如果從第一部移動手機面世開始算起,這場“廝殺”甚至還早于移動通信技術的出現,已經持續了46年之久。

  1973年,摩托羅拉發布的全球第一部移動手機原型機DynaTAC就有著一塊非常小的紅色單色LCD顯示屏,大約只有5cmx1cm大小,最多只能顯示7個數字。

image.png

  但在當時屏幕之于手機的作用遠沒有移動通信技術進步來的大。而受制于通信技術傳輸數據的局限性,直到20年后2G稍有普及之時,手機屏幕的顯示內容才延展至了圖畫、文字、信號、電量、時間等。

  隨著手機用戶對獲取信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本“以通信技術推動手機功能發展”的局面也因此發生了“反推”的變化,這個過程中就不得不提黑莓了。

  從一開始,黑莓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無線手持郵件解決終端設備商”,但2G網絡根本不足以支持這一設想。而相近時間內,西門子推出彩色顯示屏手機S10,夏普又發布了內置攝像頭的J-SH04。

  手機彩屏時代中彩色圖像傳輸需求大漲,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明顯落后于需求增長,直到喬布斯帶著iPhone4橫空出世。

  iPhone4的屏幕融合了LG的IPS廣角硬屏以及康寧玻璃,在加上多點觸控技術以及前置攝像頭設計,便同時具備了防按壓水紋、防刮花、多點觸屏操控以及前置攝像等多個功能,極大的提升了屏幕的使用價值,讓手機開始從功能產品轉而向娛樂產品進發,也加速了通信技術向更高更快發展。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有關屏幕的“撕殺”才真正浮出水面,而且不止于手機和屏幕制造商,就連代工廠都趕來想分一杯羹。

  智能時代,掌握屏幕主控權成焦點

  如果說3G給了手機用戶脫離簡單數據傳輸的機會,那么相對于4G來說,3G更像個跳板,就像絢爛的煙花轉瞬即逝。

  以國內為例,在以iPhone4為代表的智能機進入市場不久,3G還未能掀起大水花的情況下,2013年年底工信部就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4G牌照,并用極快的速度普及開來。

  4G網絡支持下,圖片、視頻傳輸不再是問題,市場對屏幕呈現內容的要求開始從豐富拓展至了精致、原彩、全面以及立體。而與之一起成長起來的,還有、小米、、OPPO、VIVO等現在已耳熟能詳、占據智能機大半市場份額的手機品牌。

  但實際上,國產手機品牌尚未掌握屏幕主控權。

  自給自足的

  在手機屏幕產業曾經有句話是這么說的,“高端屏幕看三星,中低端屏幕重混合,更爛還有天馬、京東方。”

  三星不用多說,電子產品起家,在屏幕研發及制造上一直位于行業頂尖地位。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市面上大約有90%的OLED屏幕產自三星,小米、OPPO、等均是三星的客戶。

  

image.png

  除此之外,在高端屏幕方面,如AMOLED屏等,三星也是絕對的老大。也因此,三星品牌的電子產品,基本使用的都是自家屏幕。所以從一開始,三星于屏幕方面就絕對自主,無需過多擔憂。

  未雨綢繆的

  相較于三星,就要操心和謹慎很多了。

  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完全依賴“外援”,在拿到屏幕后不會馬上應用,而是在產品創新需求的情況下,通過軟件及技術對屏幕加以改造,使之具備一定的差異性和技術壁壘,如iPhoneX就是通過對三星的AMOLED屏進行軟件優化,將屏幕的分辨率提升至2436x1125,對比度達1000000:1,且支持HDR原彩顯示,成為了一款“超視網膜高清顯示屏”。

  

image.png

  但隨著三星在高端屏幕方面的技術壁壘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貴。曾有行業人士估算,蘋果向三星訂購一塊屏幕的成本已經達到了110美元。無論從“壟斷”還是成本層面考慮,蘋果都需要作出改變。

  也因此,在去年發布的iPhone新機上,蘋果一共從不低于3家屏幕供應商處訂購屏幕,包括三星、LG、夏普等。甚至有傳言稱,京東方也已成為2020年款新機的備選廠商,畢竟該公司的屏幕當前已經應用于MacBook和iPad產品系列上了。如此分散屏幕進貨渠道,再加上軟件及技術優化,iPhone于屏幕上的壓力自然能暫時小很多。

  當然,蘋果也不會一直依靠“外援”,去年年初就有消息爆出該公司已經組建團隊,正在積極研發生產比OLED更具前景的MicroLED屏,掌握屏幕主控權的決心可以想見。

  急于轉型的

  和蘋果一樣急于脫離桎梏的還有

  作為全球最大代工廠,40余年積淀的都只是“流水線制造”的能力,于技術研發及創新上建樹頗為有限,且尤其依賴iPhone的訂單。一旦蘋果減少訂單量甚至取消合作,對于富士康來說就是斷臂之痛。

  除此之外,在三星、小米、華為等手機品牌越來越多的分食市場份額的情況下,iPhone出貨訂單也在逐年下滑。郭臺銘越來越坐不住了。

  

image.png

  作為iPhoneOLED的大供應商,夏普提供的每塊屏幕成本都能占到整機的23%。但夏普沒有能力牽制蘋果。

  從2012年開始,郭臺銘就親自著手收購夏普,直到2016年8月,才終于以高于競價者10倍的價格,共計38億美元獲得了夏普66%的股權。

  “收購夏普是第三次創業。”郭臺銘回憶說,“夏普有兩萬多個設計者、工程師,富士康不僅要延續,更要發揚光大,這也是改變富士康‘世界代工廠’現狀的主要途徑。”

  雖然僅從當前來看,收購夏普并沒有讓富士康從底蘊上發生太大改變,但iPhone交由富士康的訂單量確實有所增長。更重要的是,富士康已經具備了自己生產屏幕及電子產品的能力,只是性價比有待考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