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開啟安防新時代 進一步發展還需標準先行
2019年1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挪威約維克召開的會議上,支付寶牽頭制定編號為ISO/IEC27553《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身份認證安全要求》國際標準的提議,獲得包括美英日韓等23國代表投票支持,成為我國基于生物識別的身份認證領域首個ISO國際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1/396769.htm生物識別廣泛應用和深入研究,是我國企業能牽頭ISO標準的背景。隨著技術發展,生物識別技術已經開始落地商用,刷臉安檢,指紋支付,都是生物識別的應用。作為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熱門落地場景的安防行業也早已引進生物識別技術。
目前,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等各主流生物識別技術均已在安防行業得到應用。
對于安防行業來說,生物識別和視頻監控可謂是天生一對,其中,人臉識別具有優勢?;谌四樧R別的視頻分析系統,可實時抓取人臉,通過與檔案特征對比,識別出違法分子、嫌疑人員等,另外,在城市智能交通中,人臉識別攝像頭可以實時讀取、分析司機面部表情,以預防疲勞駕駛。總而言之,搭載生物識別技術的視頻監控系統可以從多方面守護公共安全,在不久的將來,生物識別技術將會成為前端攝像機標配。
此外,近幾年生物識別在門禁系統中也逐漸成為主流,人臉識別門禁、指紋門禁、靜脈識別門禁、虹膜門禁等各有所長,其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在智能小區、車站安檢等場所都可以看到生物識別門禁的應用,這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中國龐大的安防需求市場為生物識別技術快速發展提供了先天優勢,然而其標準的不健全使得應用空間受到了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下,加快標準建設進程以推動產業有序高效運行、促進業內各類企業的合作不僅能充分保障人們生活的安全與便利,對企業來講更是意義非凡。
目前,一些安防企業已開始積極推動建立生物識別標準。例如:眼神科技參與了42項生物識別標準制定、像素數據《安全防范人臉識別應用靜態人臉圖像采集規范》獲批、云從也參與了國家和行業人臉識別標準制定……除此之外,許多企業也建立生物識別應用平臺,從長遠來看,這對生物識別標準的建立也起到推動作用。
結語: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未來將應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過,在產品化和實踐應用中,標準化成為限制其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前情況下,安防+生物算法、產品及解決方案以企業標準為主,面向實戰應用的行業標準以及生物識別算法、產品及解決方案的評估體系應盡快構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