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C語言編程中的“堆”和“棧”七大不同之處

C語言編程中的“堆”和“棧”七大不同之處

作者: 時間:2019-01-07 來源:網絡 收藏

  對于編程初學者來說會接觸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名稱,比如堆(heap)、棧(stack)、(stack)等。初學開發過程中往往讓人混淆不清。今天我們來談談堆和棧的具體區別,來幫助初學者理清思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1/396398.htm

  堆和棧的區別一直都是永恒的話題,為此我也查了很多的資料,以防自己的理解錯誤,而給他人造成理解偏差。

  先從簡單的一個例子引出堆和棧:

  void function(){

  int *p = (int *)malloc(10*sizeof(int));

  }

  這是開發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免要學習的知識,動態分配一塊空間,空間在堆區大小是40字節(32位系統中)。而定義的指針變量p是局部變量(在棧區中 占用4字節空間),用來存放剛剛前面動態分配的空間的首地址。可以看出,在這一句代碼中同時包含了棧和堆,如圖1所示。

  圖1堆和棧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一下堆和棧:

  (1)存儲內容不同

  棧:在函數調用時,棧中存放的是函數中(底下是函數調用后的下一條指令)各個參數(局部變量)。

  堆:一般是在堆的頭部用一個字節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體內容有程序員安排。

  (2)管理方式上不同

  棧:由系統自動分配空間,同時系統自動釋放空間。 例如,聲明在函數中一個局部變量 int b; 系統自動在棧中為b開辟空間,當對應的生存周期結束后棧空間自動釋放。

  堆:需要程序員手動申請并且手動釋放,并指明大小,在中malloc函數申請,釋放free函數,在C++中 new和delete實現。

  (3)空間大小不同

  棧:獲取空間較小。在Windows下,一般大小是1M或2M,當剩余棧空間不足時,分配失敗overflow。

  堆:獲得空間根據系統的有效虛擬內存有關,比較靈活,比較大。

  (4)能否產生碎片不同

  棧:不會產生碎片,空間連續。

  堆:采用的是鏈表的存儲方式,會產生碎片。

  (5)生長方向不同

  棧: 向低地址擴展的數據結構,是一塊連續的內存的區域。

  堆: 向高地址擴展的數據結構,是不連續的內存區域。這是由于系統是用鏈表來存儲的空閑內存地址的,自然是不連續的,而鏈表的遍歷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

  (6)分配方式不同

  棧:有2種分配方式:靜態分配和動態分配,靜態由編譯器完成,例如局部變量;動態由alloca函數實現,并且編譯器會進行釋放。

  堆: 都是動態分配的,沒有靜態分配的堆。

  (7)分配效率不同

  棧:由系統自動分配,速度較快。但程序員是無法控制的。

  堆:由new分配的內存,一般速度比較慢,而且容易產生內存碎片,不過用起來方便。

  以上是棧和堆幾個方面的不同,希望通過上面的資料可以幫助初學者分清堆和棧。



關鍵詞: C語言 堆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