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人工智能喝頭啖湯?定了,2019年無人汽車上市
12月27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于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將迎來一個大利好消息,機器人、無人駕駛車輛、無人飛機等行業或將率先受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2/396143.htm

北斗系統提供哪些具體服務?
“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提供全球服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官宣稱北斗系統具有劃時代意義,開啟了北斗系統全球時代。
用慣了GPS的人,似乎對北斗系統提供全球服務的消息并不振奮:對我來說,北斗系統只是一個導航系統的備選方案。
那么,北斗系統成軍,提供全球服務真的是象征意義大于現實意義呢?
眾所周知,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北斗系統啟動研制,按“三步走”發展戰略,先有源后無源,先區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系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道路。北斗系統提供全球服務,既是國力的象征,也是中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提現。
除了重要的象征意義,北斗系統也具有深遠現實意義。
人民日報公眾號這樣評價北斗系統: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北斗無人駕駛汽車2019年上市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提供全球服務,將促進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能駕駛汽車有望于2019年上市。

冉承其介紹,目前全國已有617萬輛道路營運車輛,3.56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中心城市8萬輛公交車,3230座內河導航設施,2960座海上導航設施,使用北斗。港珠澳大橋采用北斗高精度形變監測系統,保障安全運行。國內銷售的智能手機大部分支持北斗。北斗前裝車輛超過200萬輛。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能駕駛汽車,有望2019年上市。
此外,北斗系統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和授時服務,對機器人、無人駕駛車輛、無人飛機等無人系統的落地應用的重要助推器。
因為這些無人系統,其運動的控制和規劃實施,都離不開時間和空間位置的規劃、測量、校正、調控、匹配等,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主要涉及機器視、聽、觸、感覺及思維方式的模擬應用,是跨物理分支的感知技術,關鍵是自主無人系統的智能技術,主要特點包括數據驅動,設備能夠自我感知、自我判斷、自我調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