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AI實力與美國差距甚大
近日,斯坦福大學發布了AI指數2018年度報告,報告指出,人工智能熱潮在全球范圍內大爆發,在歐洲、亞洲高度集中。其中,中國AI追趕速度驚人,在多個領域已經具備獨特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2/395992.htm根據斯坦福報告,在AI學術論文方面,中美實力勢均力敵。在2018年AAAI上,70%的提交論文均來自于美國或中國。報告顯示,在Scopus的AI學術論文中,產出數量中國超過美國,位列第二,歐洲最多。但在所有AI論文中,美國AI論文的引用率最高,而中國AI論文的引用數量比2006年提升了44%。

有趣的是,在AI論文的主導力方面,中美存在明顯差異。從2007年到2017年,由中國政府主導的AI論文增長了400%,由企業主導的AI論文增長了73%;而在美國,2017年由企業主導的AI論文數量是中國的6.6倍,這個數量也遠高于歐洲。
除了論文外,世界各國在研究領域上也有著較大差異。歐洲的AI研究一直以來都較為全面,能涵蓋多個領域;中國則開始側重于在農業科學、工程和技術上的AI研究;相比之下,美國的側重點也發生了改變,逐漸注重在人文科學,醫學和健康上的AI研究。
這份報告的發布,讓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日媒在一篇報道中指出,中國的AI實力雖然亞洲第一,但與美國的差距甚大。
世界最大的商業調查公司SNSLinkedIN的統計顯示,目前領先全球AI技術的國家TOP3為美國、中國、印度。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為383家,位居世界第二,但排名第一的美國則高達1393家,差距依然十分巨大。僅次于中國的是日本,有113家;印度82家。
從亞洲地區來看,以中國的北上廣深,日本東京,新加坡,印度班加羅爾為中心區域,人工智能公司達到501家。亞洲地區的AI競爭十分激烈,中國在此區域"獨領風騷"。

各方報告都顯示中國的AI實力驚人,這與中國的環境政策不無相關。人才培養上:包括清華、中科大、上交等頂尖院校不斷加大規劃力度;企業實力上:不斷涌現諸如曠視科技Face++、極鏈科技Video++、優必選科技、Comma逗號智能零售等在細分領域具備優勢技術的AI企業;關注熱度上,機器人、人臉識別成為2018年度熱門關鍵詞,這些都表明了中國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關注和重視,而這些也將成為中國在AI競爭熱潮中突圍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