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獎樹立企業環保公益典范
聯華電子于今日(21日) 在獲得世界綠能大學肯定的臺北科技大學,舉行第三屆綠獎頒獎典禮。 「綠獎」由聯華電子于2016年創辦,并積極支持生態保育行動。今年第三屆綠獎在企業各界的響應下,募集獎金達300萬,成為臺灣對于生態保育提供最高獎金之獎項,投件數也屢創新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2/395935.htm聯華電子總經理簡山杰表示:「從參與綠獎征選的單位及計劃中,看見許多來自民間自發性的生態保育行動,這是一股保護臺灣環境極重要的力量,值得企業大力支持,雖然綠獎是聯電發起的,但我們希望這不僅是聯電的綠獎,而是臺灣的綠獎。感謝共同參與的科林研發、3M、臺灣巴斯夫、漢民科技、欣興電子、宏瑞制程、愛德華先進、智原科技、漢科系統等共九家合作伙伴,一起支持這有意義的環境保護行動,共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綠獎樹立了企業合作推廣環保公益的典范,期許未來大家繼續努力透過綠獎這個平臺,讓專家、保育人士與企業能夠多交流、分享資源,共同攜手維護臺灣生態。」。此次綠獎合作伙伴之一的科林研發亞太地區董事長廖振隆也表示:「科林研發致力于推動企業永續發展,很榮幸受邀成為2018年第三屆綠獎的合作伙伴,我們也樂見許多杰出的生態計劃,能夠在綠獎的支持下順利執行。」
本屆綠獎采「行動方案征件」及「網絡票選」兩種方式,「行動方案征件」由臺師大呂光洋名譽教授、臺大袁孝維教授、中興大學廖天賜副教授、作家張東君組成評審團,選出本屆五位綠獎得主,分別是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的「臺灣地區四斑細蟌的保育、調查、環境教育及推廣計劃」,首創以全臺為調查范圍,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受威脅物種的四斑細蟌進行研究,并提醒民眾及政府重視淡水河流域生態;臺灣蝴蝶保育學會的「漫漫蝶旅-斑蝶遷徙計劃」,在大絹斑蝶遷徙路徑,與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小學合作,將學校改造成友善斑蝶的遷徙中繼站,并培訓學生為斑蝶小小調查員,與小區居民共同守護這片遷徙地;臺灣濕地保護聯盟的「月光下,守護陸蟹媽媽─高雄海岸陸蟹調查及教育推廣計劃」,針對高雄海岸地區陸蟹棲地繁殖概況進行調查及生態教育推廣,喚起高雄市民與地方小區共同守護海岸濕地精靈;基隆市野鳥學會的「深澳象鼻巖及游隼守護計劃」,組織當地志工守護本島唯一海石拱的象鼻巖及游隼繁殖,并透過折頁、講座及藍色公路解說,推廣環境教育;海洋公民基金會的「在海田里,種下守護海洋的種子計劃」,在澎湖通梁海域進行珊瑚復育,培訓資深水手成為公民科學家,并對在地學校及小區推廣海洋教育,共同關注澎湖內海生態。「網絡票選」則依據網絡投票數產生的「網絡人氣獎」,前三名分別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公民基金會、臺北市文山區明興小區發展協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