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全球半導體并購潮掀起,主要原因是摩爾定律放緩

全球半導體并購潮掀起,主要原因是摩爾定律放緩

作者: 時間:2018-11-12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收藏
編者按:在先進制程制造成本不斷攀升,發展先進制程也不再具有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晶圓制造會越來越壟斷地集中在幾家手上。

  由于成本上漲,客戶群萎縮,半導體制造商紛紛借助收購做大規模,從而為提高收入做貢獻。另外,資金流動性也是推動半導體行業整合一股重要力量,在市場上可以較容易地獲得大量資金,大幅降低融資成本,幾乎所有對盈利公司進行的收購都可以提升收購方的收益。因此,最近幾年半導體行業巨頭不斷加快并購收購的整合頻率,以增加彼此各自的壁壘和競爭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1/394160.htm

  傳統消費產品半導體廠商開始加速半導體市場布局,各芯片巨頭紛紛通過產業并購快速切入相關市場,搶占市場入口。

  半導體行業八大影響甚大的并購案例

  從某IC數據統計報告統計來看,2015 年至2018年是半導體行業兼并狂潮,全球總的兼并費用每年都在 1000 多億美元。2017年,盡管全球地緣政治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全球并購市場依舊高歌猛進,宣布交易額高達3.7萬億美元,創歷史第五高水平。在2018年,摩根大通也指出,積極的全球并購環境將得以延續,科技變革將持續推動行業整合和跨行業并購。

  半導體技術自發明以來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發展至今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期間誕生了很多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近年來,上游企業間競爭加劇,行業并購頻頻出現,截止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仍有不少并購投資案可圈可點。截至2018年9月,半導體行業發生了八大影響甚大的并購案例。

  一、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

  今年4月,聞泰科技宣布完成對安世半導體的收購,成交金額約為114.35億元,作為國內手機ODM的龍頭企業,聞泰科技的本次收購為國內半導體企業樹立了一個標桿,是國內半導體下游企業對國際知名半導體上游企業的一次并購,一方面可以拓展聞泰科技的產業鏈,另一方面為企業增加行業話語權和實力提供了更多支持。

  二、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

  作為一家互聯網起家的企業,阿里巴巴近年來的投資布局相當大,半導體也是其重點看好的行業。近日,阿里全資收購了中天微,業內表示,這是阿里巴巴進軍人工智能下的一步關鍵棋。中天微是一家從事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研發與產業化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是中國內地基于自主指令架構研發嵌入式CPU并實現大規模量產的CPU供應商,此前其全球累計出貨超過7億顆芯片,實力不菲。

  三、北方華創收購Akrion Systems LLC

  今年年初,北方華創宣布已完成對Akrion Systems LLC的收購,交易金額為1500萬美元。本次并購讓北方華創的產業布局更加全面,從下游到上游全面鋪開。隨著新能源汽車、工業制造升級等機遇來臨,未來留給北方華創的機會將更多。對Akrion的收購除了提升實力與話語權,更重要一層意義是華創將以電子裝備及半導體器件的身份登上世界舞臺,進軍國際市場。

  四、Marvell Technology 收購Cavium

  近日,Marvell Technology 宣布完成對Cavium公司的并購,合并后公司將專注于半導體基礎設施市場,涉及金額約60億美金。Marvell 作為一家半導體上游的知名公司,通過收購競爭對手Cavium,讓其實力大增,提升了行業影響力,未來對于公司打造更全面的生態系統,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五、微芯半導體收購高森美半導體公司

  近日,微芯半導體已經完成收購高森美半導體公司,據悉,收購金額約為83.5億美元。作為一家芯片巨頭,之前微芯科技曾以36億美元收購同行Atmel,這次收購同行高森美,一方面讓自己減少一個勁敵,另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實力。兩者的結合充分拓展了各自在半導體界的服務領域,提升了行業影響力。

  六、189億美元收購CA

  在去年,可謂是徹底火了一把,通過對高通的“惡意收購”讓大家持續關注,今年,與CA達成協議,以189億美元收購軟件公司CA。博通在收購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廠商,CA公司與博通既是競爭對手,也算是合作伙伴,在企業管理軟件方面,CA公司的產品很有競爭力。博通作為一個芯片廠商,本次收購CA,擴大了自己的產品線,硬件到軟件通吃,也顯示了自己的野心;但是在龐大的業務布局面前,除了新公司的盈利水平待考證之外,管理者之間的磨合也將是一大難題。

  七、賽靈思收購深鑒科技

  賽靈思收購深鑒科技,其中很多人感慨“國產芯”的夢想又一次破滅了。深鑒科技與賽靈思之前就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深鑒科技之前推出的亞里士多德架構及笛卡爾架構的 DPU 產品,都是基于賽靈思 FPGA 平臺。本次收購深鑒科技也讓賽靈思在人工智能芯片上的話語權更大,未來與英特爾、英偉達等企業競爭,多了一個籌碼。

  八、瑞薩并購IDT

  2018年9月3日,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已和美國芯片商IDT進行最終協商。瑞薩計劃收購IDT、將IDT納為旗下全資子公司,收購額達60億美元,成為日本半導體史上最大規模并購案。瑞薩收購IDT,強化自身的自動駕駛技術,獲得了自動駕駛所需的芯片設計/研發能力。

 半導體是整個電子產業的心臟

  半導體產業自上而下來看,具有國家戰略性價值,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產值是3000億美元,由此撬動的電子產業產值為1.5萬億美元,而全球的GDP為70萬億美元。半導體是所有整機的心臟。美國科技發達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半導體產業的霸主地位無可撼動。就拿上市公司來看,美國有近90家半導體公司,涵蓋了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封測等全產業鏈。而中國僅有10多家,無論是公司規模,還是產業鏈的完整度,中美之間都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將半導體視為其核心產業牢牢掌握在手,無論是著名的“瓦圣納條約”,還是這次的高層喊話,都透露出美國對于半導體行業的重視。然而,美國也看到,中國在集成電路方面的投資和追趕,在這兩年突飛猛進,由此帶動的產業輸出和價值貢獻,遠大于全球平均的行業水平。中國正在逐步成為半導體制造產能轉移的目標。

  在技術層面,放緩的情況下,美國無法再保持一騎絕塵的領先優勢,而中國資本的收購引發的技術轉移,以及中國投資引起的產能轉移造成美國制造業的回流放緩甚至停滯,都引起美國的擔憂。

 半導體行業步入成熟發展期,呈現強者通吃局面

  全球半導體行業步入穩定的周期性階段,年復合增長率降到個位數水準,此時,推動半導體行業技術向前的成本越來越昂貴,促使行業呈現強者恒、強贏家通吃局面。

  著名的揭示,每過18個月,集成電路晶體管的數量會增加一倍,性能增長,成本下降,驅動了行業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然而,時至今日,半導體的技術發展也似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行業的發展不會再像之前那樣似乎還能按照的節奏繼續往下走。

  按照2015年最新的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給出的預測,半導體技術在10nm之后將會逐步停滯。原因是因為:追求摩爾定律要求復雜的制造工藝,該工藝高昂的成本超過了由此帶來的成本節約,新工藝越來越難,投資額越來越大,發展先進制程在成本方面不再具有優勢。

  顯而易見,在先進制程制造成本不斷攀升,發展先進制程也不再具有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晶圓制造會越來越壟斷地集中在幾家手上。在晶圓制造方面,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也促使設計廠商的集中度在提升,新的start-up的設計公司越來越少,大的設計公司會將小的設計公司收購。



關鍵詞: 摩爾定律 博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