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電視市場持續升溫 LGD/三星顯示加速布局
OLED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人們對視聽體驗需求的不斷提升。近年來,主流電視的標配尺寸從40英寸、50英寸提升到了60英寸,清晰度從標清、高清、超高清發展到了4K甚至8K。在顯示技術層面,已經不光是主流LCD的天下,以OLED為首的新技術正逐漸興起,成新一代電視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0/393099.htm據媒體報道,OLED電視在全球市場推出后,銷量持續飆升。據IHS Market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在20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中,OLED電視的滲透率在日本達59%,北美占44%,歐洲占45%。日本零售調查公司GfK Japan最新報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日本OLED電視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狂飆約7倍,8月份出貨量同比飆增1.5倍。OLED電視市場銷量暴增導致電視用OLED面板缺貨,價格持續上漲。2018年三季度指標性產品(流通量最多的55英寸產品)批發價為每片590美元左右,較上季度上漲2%,連續第2季走升。

分析認為,OLED電視普及最重要引擎的中國目前滲透率較低,但2019年中國OLED電視將增長88.7%,這將拉動OLED電視需求持續飆升。調查機構DSCC預計,2018年(電視用)大尺寸OLED面板出貨量約為282.13萬片,較2017年將大增6成。而電視用OLED面板供應商有限,幾乎由韓國的LGD獨占,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的生產工廠持續處于產能全開狀態。
據最新消息稱,作為近乎壟斷了全球業務的全球最大OLED電視面板供應商,LG Display在第二季度提高了供應價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OLED電視積極銷量的影響。尤其是作為其主要客戶的、占其面板出貨量80%的LG電子也上調了其產品價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消息人士表示:“與索尼等其他電視制造商相比,LG電子享受了一些優惠。但是隨著最近的價格上漲,其眾多客戶的供應價格似乎實現了平衡。”
去年年初,面板平均價格超過了800美元,隨后價格持續下跌,最終穩定在600美元左右。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計,LG Display將55至77英寸面板上的價格平均上漲2.5%,從695.50美元上調至712.50美元。消息人士表示,LG Display還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將價格上調2%至3%。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作為大型OLED面板的唯一供應商,LG Display一直在降低OLED面板價格,以吸引更多客戶。現在公司則計劃增加利潤。而隨著位于中國的工廠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生產,其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韓企轉戰OLED
近期市場傳出,韓國面板廠2019年將再啟動產能轉換,三星計劃把1~2座8.5代面板廠轉作量子點QD-OLED電視面板。未來2年將投入10兆韓元(89億美元)建立試產線,并從2020年開始增加QD-OLED產量。
SDC在放棄大尺寸OLED事業后,將QD-OLED作為對抗OLED的新技術專注培育。初期時以三星電子影像顯示事業部、三星電子綜合技術研究院為中心進行先導性開發,而在2015年成功發布首款量子點技術LCD TV后,SDC也開始涉足QD事業。

在逐漸放手OLED面板業務后,三星將把研發能力全面集中在QD-OLED面板上.QD-OLED具有OLED面板的優點,又擁有三星量子點電視的技術優勢,在目前市場上幾乎無人能競爭。雖然在技術上尚未完全成熟,但QD-OLED面板的基本結構與OLED相似,不同點在于QD-OLED不僅使用發光材料,還須使用無機半導體材料,且在使用無機半導體材料生產時,過程相當穩定。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生產1公尺QD-OLED面板僅需花費約26美元的材料,比生產1公尺OLED面板需要花費近95美元便宜許多,同時在技術上還可以解決OLED老化問題。過去OLED面板的使用壽命一直是很大的致命傷。
業界人士指出,在大型OLED面板上,三星無法確保可以一直擁有優勢,只能選擇發展現有的QD-OLED技術。三星多年來一直靠OLED獲利,也需要借著QD-OLED技術來為未來10年的獲利做打算。
業界還分析,三星將優先轉換8代LCD產線L8-1至QD-OLED產能。這樣的方式對比全新投資新線,既可以減少設備投資費用,還可以期待因大陸面板產能攻勢導致的營利不佳事業群LCD事業的縮減效果。
對此,韓國證券商分析三星電子曾嘗試以提升LCD光源的LCD QLED的方式打入市場,但消費者反映卻輸于OLED TV。三星為打破困局,正嘗試用結合OLED與QD的新型QD-OLED面板搶占面板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