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專利才是“硬通貨”
隨著2020年5G商用期限的臨近,相關工作的推進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專利是5G前期部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通、諾基亞、中興等通信巨頭于近日披露了各自在專利方面的工作進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0/392735.htm愛立信率先打響5G專利費第一槍,緊隨其后的是高通,就在前不久諾基亞也公布了對5G設備征收的專利費標準。諾基亞宣布,針對5G NR設備,諾基亞收取的專利費每臺將不超過3歐元。
3G、4G時代專利儲備影響至今
2014年4月,諾基亞宣布完成與微軟公司的手機業務交易,將設備與服務業務出售給微軟公司后,諾基亞正式退出手機市場。即便如此,諾基亞至今依舊能賺取大把的專利費。這其中的玄機是什么?
“諾基亞雖然退出了手機市場,但其仍持有大量3G、4G時代的通信專利,其中有些還在有效期內,該公司依舊可以用其獲得許可收入?!敝袊ù髮W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統計,諾基亞公司掌握著1.2萬余項通信專利,其中有33%左右為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標準(屬于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必要專利、25%左右為寬帶碼分多址技術W-CDMA標準(屬于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必要專利、19%左右是長期演進技術LTE標準(屬于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必要專利。所謂標準必要專利,是指在實施標準時難以繞過的、必須采用的專利技術,可見諾基亞手中的專利覆蓋了2G、3G以及4G領域。
1991年,芬蘭最先開始推行商業運營2G標準,至今不過27年。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如此看來,諾基亞掌握的大多數基礎核心專利仍處在有效期內,其他企業為用戶提供相關服務時,就必須要向諾基亞繳納相應的專利費。
事實也正是如此。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小米公司、HTC、LG電子、華為等近40家公司都是諾基亞的客戶,每年都要向諾基亞繳納高額的專利授權費。在維護專利方面,諾基亞也成為了行業典范。2017年5月23日,諾基亞起訴蘋果公司侵犯其32項專利權,蘋果公司敗訴,向諾基亞賠付20億美元;同年12月2日,諾基亞又打了一場勝戰,訴訟案中,老牌通信企業黑莓公司敗訴,向諾基亞支付1.37億美元的專利費用。
“另外,通信行業的特殊之處在于新一代通信技術會兼容上一代通信技術。”李俊慧指出,雖然諾基亞已經不再直接從事手機制造,但依靠過往的雄厚基礎其依舊在從事通信技術方面的研究,應該也會擁有一些5G專利。即使進入5G時代,很多3G、4G時代的通信技術還在被使用。
通信公司競相爭搶5G專利高地
諾基亞“躺著”都能賺錢,得益于其三十多年來對通信技術研發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專利的重要性從諾基亞的發展歷程中可見一斑。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當諾基亞等企業和用戶還在適應4G通信技術帶來的效益和便利時,5G標準制定和準備工作早已在全球范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
2018年6月14日,5G國際標準制定組織3GPP正式批準5G獨立組網標準凍結,這意味著5G完成了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
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官方網站的近期檢索結果,截至2018年6月14日,華為、愛立信、三星、夏普、英特爾等10家企業聲明的5G標準專利數達5401族。在5G NR領域,累計聲明標準專利總數高達5124族(專利族是指一件專利在不同國家的申請集合或者該專利后續衍生的不同申請案)。我國華為公司以1481族占據榜首,占比28.9%;瑞典愛立信公司1134族緊隨其后,占比22.1%;韓國三星集團1038族,占比20.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