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貿易戰,美高科技企業依然鐘情中國市場
日媒稱,美國和中國8月23日進入對價值16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貿易戰“第二幕”,在此背景下,重慶舉行了以人工智能(AI)為主題的博覽會。中國政府提出了2030年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目標,正為了吸收美國企業的尖端技術而送出邀請。美國企業也不想錯失良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8/391412.htm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27日報道,23日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雖然中美貿易戰進入新階段,但中國政府并未停止尋求對話解決的努力。博覽會邀請了美國大型半導體企業高通和美國微軟等一直重視中國市場的企業,還有美國谷歌。
報道稱,邀請美國企業是因為,對于中國政府提出的力爭打造技術強國的制造產業政策來說,AI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國企業在相關技術上落后于美企。中國尋求加強與美國企業的合作,而其契機是中國的巨大市場。
據報道,中國政府的計劃顯示,與包括圖像和語音數據在內的數據分析及應用有關的AI軟件、設備等AI產業的國內市場規模2017年為700億元。到2020年,規模將擴大至2倍以上,達到1500億元,到2030年提高至1萬億元。
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醫療和物流等在內,AI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10萬億元。外資金融機構高管指出,“盡管中美政府間對立激化,向投資者承諾保持增長的美國企業也無法忽視中國市場”。
“我們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希望為中國的增長作出貢獻”,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在開幕式后舉行的論壇上強調稱。他提出了尤其要積極拓展汽車領域的想法,并透露稱計劃在重慶市建立共同開發新一代汽車通信技術的基地。從高通的銷售額來看,中國市場所占的比率達到65%,沒有改變在中國市場踩下油門的姿態。
據報道,微軟和美國通信設備企業思科系統等也派高管到場,展示了尖端技術等。美國企業的高管指出,“中國由百度、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攜手政府,推進AI尖端技術的開發,必須關注相關動向”。
報道認為,此外,美國企業還有著“不希望被歐洲競爭對手奪走中國市場”(美企中國法人高管)的想法。德國軟件企業思愛普派高管到場,智浦最近則在重慶市開設了從事設計的子公司。由于中美貿易戰會對大型企業的全球戰略產生影響,兩國今后的走向受到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