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如何培育創新技能
作者 / 高煥堂 臺灣VR產業聯盟主席、廈門VR/AR協會榮譽會長兼總顧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9586.htm摘要:李開復先生曾經說過,人工智能(AI)來了,那么我們剩下兩件事情可以做:一件事情是愛心,另一件事情是創新。筆者基于中華民族5千年來的歷久常青的治學模式,再加上AI時代的特性,提出一項新見解:一個學習創新的新路徑。
1 慢想快學:一條創新學習之路
中華民族5000年來,歷久常青的學習與創新的路徑是什么樣子呢? 這傳統叫做“慢學快思”;本文提出一種新的做法,稱為“慢想快學”。然后我把這兩個路徑結合起來,可以提供給各級學校的老師、學生們,甚至企業家們,大家來學習創新。這是承襲過去的治學基礎,增添AI新科技的特性,即基于5千年來的學習路徑,加上AI時代的創新。就像一條龍插上了翅膀,然后飛上天空去。
2 歷久長青:慢學快思,厚積薄發
中華民族5千年來學習的路徑如圖1所示。 圖中的“Doing”代表執行之意,例如提倡“知行合一”等,也就是做中學、學中悟,從學習當中來領悟其道理,然后快速地應用,這個途徑叫做“慢學快思”。例如蘇東坡這位非常有名的大人物,他的學問非常好,那么他的學問是怎么做的呢? 他特別提到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回想一下,長久以來,我們的老師所教我們的,長輩所教我們的,也大多沿襲這樣的學習路徑。這個路徑特別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速度非常慢。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十年寒窗無人問。往往要經過多年的積累,然后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大家都知道,科舉就是在很短暫的時間(一兩天的時間),無論你是考秀才,還是進士,都是在一兩天的時間來表現出來。但是學習的時間非常長,所以大家常聽到: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就是典型的“慢學快思”學習路徑。
這一條路徑,從認知學而觀之,它的特性就是:非常依賴歸納法(Induction)。也就是,它非常強調我們過去的經驗、過去的真相;然后來取信和說服大家。這就是我們過去5千年來一直沿襲的學習路徑,它以歸納推理為主,并強調真相和實證(圖2)。
這條路徑的特性是,可以培養我們成為專家,例如筆者本人經過數十年做軟件(Software)的經歷,也成為(計算機)軟件的專家,培養出了很好的專家直覺(Expert Intuition),運用經驗和追求本質的能力,于是就可以成為一位專家。我們過去的學習,都是依據過去的經驗的“因”來推論到“果”。例如依照過去我們所做保險(業務)的經驗,來推論未來的方向,這是我們過去的思維習慣。
3 人工智能:快學快思,不需十年
李開復先生說:人類只剩下兩件事情可以做:愛心和創新,為什么呢? 一部分原因是:AI的“快學快思”學習路徑,已經技壓了人類的“慢學快思”路徑了。例如,在2016~2017年里,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個很特殊的“人物”,叫做阿爾法狗(AlphaGo)。AI阿爾法狗并不需要十年寒窗,而只需要三個月,就把所有人類的棋譜都學完了,成為一位圍棋行業的專家。
傳統上,往往需要歷經十年寒窗無人問,成為一個行業的專家。如今卻面臨著AI機器人的巨大競爭,它三個月就能夠超越我們的十年寒窗,就能贏了李世石及其它圍棋高手。他的“快學快思”,強力挑戰了我們過去十年寒窗的“慢學快思”之路(圖3)。
4 創新之路:慢想快學,知不知上
大家常說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長久以來,龍的傳人承襲“慢想快學”之路。如果我們以“鳳”來比喻AI,則發現AI的“快學快思”能力,已經日益精進。讓龍的傳人慢下來,已經遠遠趕不上鳳娘們的快節奏了。如今,面臨這么大的挑戰,龍又如何來與鳳齊飛共舞呢? 龍鳳又如何一起邁向未來更好的出路呢? 因此筆者就提出一個新的學習途徑是:“慢想快學”。
慢想快學的特性在于假設與否證。也就是要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否證。這一條路徑不再是歸納法,不再依賴我們過去的經驗來說服別人,這叫“溯因性”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阿爾法狗,尤其是AlphaGo Zero就是充分地利用這樣的思維把它的哥哥(即AlphaGo)打敗了,甚至去年打敗了人類第一高手柯潔。傳統的歸納性推里是依據過去經驗的“因”來推論到“果”。而“溯因性”推理則是倒過來,從“果”推論到“因”(圖4)。
這也是阿爾法狗(尤其是AlphaGo Zero)贏過世界(圍棋)高手的非常重要策略。其中的“慢想”就是透過“溯因推理”來想,其“快學”并不需要花十年時間去學習,而是依照我們的目標來指引學習。依照目標(即夢想或愿景)來跟我們已經有的經驗來做銜接,這時常常會發現中間有一段落差(稱為Unknown),這Unknown就是創新的地方。
如果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同學和我們的老師們,都來想自己從來不知道的事(即Unknown),那就是自我創新了。如果我們在座的各位、所有的學生和老師們都來想全人類所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就會成為人類的偉大創新者。這個Unknown的涵意非常接近3千年前老子所說的:知不知(Know Unknown)上。
5 完美組合:專家直覺 +形象思維
現在我就來把兩個學習途徑結合起來,其整合方法是很簡單的。首先再復習一下”十年寒窗”的學習途徑,可以讓大家成為特定行業的專家。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不想走上述傳統之路來成為專家,是否也能出人頭地呢? 答案是:可以的。可觀察一下阿爾法狗的弟弟(即AlphaGo Zero),它并沒有跟人類學習任何棋譜,卻能把他的哥哥(即AlphaGo)以100:0打敗了。所以不需要十年寒窗,也能夠出人頭地。
其中,AlphaGo哥哥走這條”快學快思”學習路徑,就把李世石打敗了,因為AI(可能)只需要三周寒窗就勝過人類的十年寒窗了。再來看看AlphaGo Zero(弟弟),它連三周的寒窗都不需要了,只要善于利用別人的十年寒窗。它善于利用AlphaGo(哥哥)的經驗,它善于利用人類的經驗。要怎樣利用呢? 就是讓專家告訴他不要做什么,而不是讓專家告訴它做什么,這是最關鍵的。
同樣地,當你成為一位企業總經理,千萬不要跟你的部屬、或你的成員講太多要做什么,但是你要建議他不要做什么。這樣他們會更有創意。然后再教他:當你的夢想與現實之間有落差時,請不要放棄、不要放棄你的夢想,因此就逼著(鼓勵)他會自己找一條路,把它(即Unknown)補起來。這時您的公司(獲得的)就是非常偉大的創新。如果這個Unknown是全世界都不知道的,您就是全世界的創新者了。然后他們去學習把這一塊(Unknown)補起來,就變成創新了(圖6)。
在傳統的“慢學快思”的學習模式里,我們常常會提醒學生們或小孩們說:夢想是天馬行空的,人還是要務實一點、一步一腳印。然而,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在AI的時代里,經由十年寒窗慢慢走,太慢了。反而要倒過來,利用別人的十年寒窗。所以要教我們的下一代要能夠匯集更多的專家直覺,應用別人的十年寒窗,而自己不一定要十年寒窗了。
6 大膽創新:不打沒把握的仗
AphaGo Zero把全部人類都打敗了,因為他敢大膽地創新。這大膽創新并不是天馬行空的,而是非常務實的,就是:“不打沒把握的仗”。這大膽創新,于此再重復一下:他擅于利用專家的直覺來告訴他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茲舉一個例子,我們很偉大的孟子,他的媽媽看到了孟子去學殺豬的,他媽媽才告訴他:你不能跟他學。干脆搬家了,即所謂孟母三遷。所謂孟母三遷就是小孩子的成長、小孩子的創新來自于媽媽教他不要做什么,而不是媽媽教他做什么。今天大家都知道孟子為什么成為偉大的人,是因為他有一位偉大的媽媽,一直建議孟子說,你不要做什么(即不打沒把握的仗);而不是告訴孟子去做什么。因而實踐了“不打沒把握的仗”原則,這是非常務實的。不打沒把握的仗意味著要有效的避風險。而”慢想快學”之路,就是基于有效的避風險,來提升人們大膽創造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勝率。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8年第8期第80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