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車聯網:讓奔馳,寶馬,福特爭相“上癮”的殺手锏
電影《邪不壓正》里,李天然從美國回到北京,美國養父亨德勒醫生就開著那輛老爺車帶他回到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顯而易見,這是那時北京上層社會才有的生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9519.htm誰也沒想過,汽車會成為進入千家萬戶的尋常物。更想不到,百度這樣的中國互聯網廠商會讓歐美汽車巨頭們爭相握手。
7月25日,在中德兩國合作升級背景下,百度與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簽約合作。而在十幾天前,和百度Apollo牽手的是戴姆勒的德國兄弟寶馬。

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這件事上,德國汽車ABB三巨頭(奧迪、寶馬、奔馳)中沒被納入百度版圖的,只剩奧迪。
如安卓一般的Apollo
如果你把目光從巴伐利亞高原移過英倫海峽,會發現百度Apollo的“勢力范圍”中還有捷豹陸虎,跨國大西洋可以看到美國五大湖沿岸福特的技術人員正在緊張適配Apollo,再越過太平洋可以看到,韓國現代也是百度Apollo的座上賓。
把目光轉移到國內就更熱鬧了。比亞迪、奇瑞、北汽、一汽等中國自主品牌,拜騰、威馬、蔚來等創業品牌也加入Apollo生態中。
縱觀國內國外市場,某種意義上說,“Apollo Inside”正在成為成未來智能汽車的標配。這種現象表明,Apollo正在滲透到更多元的消費圈層、更廣泛的品牌車型,以及更廣泛的場景覆蓋。不管是豪華汽車、頭部車企、自主品牌還是創業品牌都要用到Apollo。
知名市場調研分析機構CB Insights在今年6月曾報道,在短短14個月的時間里,百度與100多個主要的原始設備制造商、汽車供應商和芯片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這種情況就像安卓生態:不管是高端的機皇產品,還是中端的國產旗艦,乃至低端的千元機,都需要用到安卓系統。
可以說,Apollo已經實現了了去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講的目標——做自動駕駛的安卓,又比安卓更加開放、能力更強。
可一鍵刷機的車聯網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百度與戴姆勒重點提到了車聯網的合作——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汽車廠商們需要一個怎樣的車聯網系統。
汽車工業太過復雜,各家產品都各有特色。所以汽車廠商往往需要一個可定制的,靈活性高的車聯網系統,不僅能采用系統提供方的核心技術,還要能保留自家特色功能。
不僅如此,車聯網系統還需要有“交鑰匙”的完整解決方案,汽車廠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不需要有太多復雜的修改。畢竟汽車廠商軟件、技術人才相對缺乏。
百度Apollo的車聯網方案恰恰能滿足這兩個要求,它的優勢非常明顯,無論是方案的成熟度還是交互方式的創新乃至系統的開放程度,都是目前國內少見的。
1、完整成熟的方案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還有大量傳統汽車,用戶對汽車有智能網聯的需求,直接換成智能汽車并不現實,而“一鍵刷機”就是最好的方案。這樣可以以較低的成本,以及更平滑、容易接受的方案,讓用戶享用到新的功能。

小度車載OS包含了人工智能車聯網系統所需要的所有能力,由液晶儀表盤組件、流媒體后視鏡組件、大屏智能車機組件、小度車載機器人組件4個部分組成,OEM和Tier1只需按百度基礎軟硬件要求提供硬件平臺,就可以直接一站式安裝所有軟件,最快只需30天就可以將傳統汽車“一鍵刷機”成智能汽車。
2、多模交互方式
汽車的交互一直以來就是一大難題。過去人們只是希望用觸屏或語音交互的方式操作一輛汽車。事實上,目前大部分解決方案還是單一的語音,以及觸屏交互。
顯而易見,在過去多年實踐過程中可以發現,這兩種方式并不夠,或者說它們很多時候不夠直接,很難有操作的“爽感”。

不過,百度正在試圖用多模交互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小度車載OS已經從語音交互為主的交互方式,升級到包括視覺在內的完整自然交互體驗,還可以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感知的用戶需求。比如點頭搖頭、“噓” 的手勢,甚至是情緒等。
對于汽車廠商來說,這是目前最完備的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