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防水智能手機背后的黑科技
種種跡象表明,新一代防水技術將成為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產品在2017年比拼的新熱點。今年,三星Galaxy A系列、LG新旗艦手機G6等將首次使用IP68級別的防水功能;考慮到蘋果iPhone 7已經支持IP67防水,手表支持IP68 50m防水,下一代iPhone進一步提升防水等級應該毫無懸念;國內包括OPPO、VIVO、華為、小米等品牌也正在大規模導入防水。這無疑將對相關的液態硅膠、揚聲器、連接器、PCB電路保護、檢測等相關產業帶來極大促進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4389.htm防水智能手機的未來
每年大約有8,200萬人的手機因接觸水或其他液體而受損。IDC報告顯示,在所有送修的設備之中,液體侵入是繼碎屏之后的第二大損壞原因,占比高達35%。僅2015年就約有3.28億部智能手機因為液體侵入而受損。IDC估計,目前全球只有不到10%的智能手機具備防水性能,每年由于液體侵入而造城的損失則高達967億美元。
智能手機損壞原因
消費者對防水功能的需求
保護智能手機免受液體損壞,有兩個選擇:一是使用金屬或者堅固材料,通過更緊致的物理密封形成物理屏障,以達到防水效果。但這會造成手機外觀笨重,散熱性能差,與現在手機追求輕薄、小巧的趨勢背道而馳。二是納米鍍層技術。斥水納米鍍層可防止液體進入或侵蝕,大大減少液體與手機內外部易損組件的接觸,也不會影響產品的外觀和性能。
盡管P2i公司首席運營官及亞洲區總裁黃茂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機械物理密封相比,納米防水鍍層足以滿足日常的防水需求,且價格更低、更有效,還能提高產品的散熱性能。但事實上它最開始并沒有被所有手機廠商采用,直到蘋果推出iPhone 7和iPhone 7 Plus之后,業界對斥水納米鍍層的興趣才開始顯著上升。
作為致力于納米防水技術的企業,成立于2004年的P2i公司迄今已經為超過1.75億臺智能手機提供保護。其專利的脈沖等離子加工工藝能為電子設備提供一個隱形的,厚度僅為人類頭發絲千分之一的保護鍍層,摩托羅拉、三星、聯想Tab3 7/Tab3 10、諾基亞、黑莓、TCL以及華為P8、P8Max、P9、P9 Plus和Mate S等產品,都使用了該防水技術。
P2i的工藝流程
一鍵操作的工藝流程簡單輕松應用于整個成品,無需拆卸產品或覆蓋敏感部件。出廠的產品具有與處理之前相同的外觀和觸感,但增加了防水功能。如今,P2i在全球部署了數百套納米涂層系統。
P2i 納米涂層流程圖
1、產品被裝載于設備艙內。
2、制程艙內的所有空氣由真空泵抽出,從而使產品處于低壓狀態。射頻(RF)等離子體激活產品的表面,確保阻礙結合的水和其他雜質處于低壓狀態。射頻 (RF) 等離子體激活產品的表面,確保在低壓狀態下阻礙結合的水和其他雜質可以被去除,并創建可結合的自由基點。
3、單體以蒸汽狀態導入艙體,脈沖式射頻等離子體將單體聚合并結合至產品表面的自由基點。艙內低壓意味著單體可擴散至基底的所有區域,從而使聚合物能夠覆蓋所有內部和外部的表面,由此形成的只有幾納米的超薄聚合物層
4、然后向艙內注入空氣,恢復至室壓,取出產品。無需進行二次固化,產品即可使用。
目前,P2i納米鍍層技術有兩種,一種是斥水型(防潑濺式),它可以放在手機生產線末端,通過一個封閉的空間對整機進行全方位鍍層處理,斥水表面將不再有吸附效果,液體會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水滴自然流出,而且它還可以防止狹窄間隙處的毛細現象發生,從而防止水進入設備內部。不過這種方式無法防止小水滴進入大孔,比如耳機插孔、UBS接口。另一種為屏障型(抗候式),主要是為印刷電路板提供元器件級別防護——有效減少元器件觸水后受到的侵蝕,大幅降低設備的故障率。
P2i鍍層類型
黃茂原稱,如果達到IP68級別,手機成本可能要增加十幾美元。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實現防淋雨、防潑濺這種生活類防水就已經足夠,其成本并沒有增加多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