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工業物聯網助力
在制造業中,及早的識別出工藝或產品上的差異便可以盡早進行修正,從而減少缺陷并提高生產效率。工業物聯網(IIoT)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來發現和降低可變性。需要溫度、壓力和粘度這類可變參數的工藝,或者要求準確放置各種組件的行業,例如自動化行業等,正在從數量不斷增長的傳感器部署以及隨著這些傳感器產生的數據而來的深入洞察力中獲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4059.htm舉例來說:
商業運輸企業使用車輛上產生的傳感器流數據來識別潛在的故障并執行預防性維護和預測性維護。
農業和礦山企業采用傳感器網絡來協調設備在現場的運動、開發無人駕駛車隊、改善車隊的維護,并且增強安全性。
汽車制造商使用車載診斷數據來探測設備故障、安全風險及缺陷。
對于油氣行業的生產商和精煉廠來說,生產停機是一項重大的問題,因此該行業正在使用越來越多的傳感器、網絡和分析功能來生成針對設備性能和預測性維護的預見性的洞察力。
工業物聯網的演進
如以上幾例所示,工業物聯網正在迅速的演進,從簡單的概念變為現實,并且還在推動著超低功率(ULP)無線技術的成長,將確保傳感器陣列和其他設備之間網絡互連的超高效率的數據通信。對于ULP無線協議的選擇,將會產生多個候選選項,而哪種技術將成為主流目前尚不明確。
實現工業物聯網功能的無線平臺以標準和定制的射頻同軸連接器、線纜組件以及天線為基礎。此外,工業物聯網還需要各種獨特的解決方案,例如包含了蜂窩、UMTS、Wi-Fi、藍牙、GPS等等在內的通信技術。
盡管很多為工業物聯網助力的技術并未完全成熟,傳感器則已存在了很多年,達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以上提到的兩種傳感器,即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現在已經整合到了海量的設備當中。加速度計現已成為移動設備的一種必備功能,使顯示界面可以“翻轉”,隨著屏幕方向的更改而有所變化。另外,磁力計可以提供電子羅盤功能,而陀螺儀則可使運動保持穩定–例如,可以用于攝像頭。
多功能融合式傳感器
許多之前獨立的功能現在都被整合到了多功能的、或者“融合式”的傳感器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可以節省空間與成本的趨勢正在加速發展。這類融合式的傳感中心將用于整個物聯網(IoT)行業以及工業物聯網領域。
此外,傳感器還將獲得來自新的工業協議的協助,例如IO-Link等。這類傳感器可以提高傳感器的智能性、提供更多的傳感功能,并且實現內部的診斷和維護信息共享功能–同時,還會保持較低的互連成本。工廠車間或其他工業應用中安裝的基礎設施正在從專用、串行的現場總線過渡到更新的以太網網絡,例如PROFINET或EtherNet/IP等,從而提供這些新功能所需的更大的數據量?;A設施自身也在從無源介質遷移到有源的控制和監控,以便分散數據管理功能,提高數據的可用性。
技術融合
盡管這些協議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牢記的重要一點是,工業物聯網這一愿景是由技術融合來實現的。融合過程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新一代傳感器芯片的發展,例如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等。第二個因素是 IPv6 尋址功能的實現,使數量幾乎不受限制的人員和設備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通信。第三,我們已經看到,在超低功率 (ULP) 無線連接方面有多個協議在競爭中發展,使得基于傳感器的網絡僅需消耗極少一部分的功率。
如上所述的一些技術在工業物聯網以及物聯網的其他領域迅速的發展、成長,使得可以開發幾乎無限數量的各種新應用,增進效率。這些技術將成為極大的推動因素,產生顯著的創新機會。然而,工業物聯網的部署依然面對著來自傳統思維的懷疑,并且對于安全性也存在著一定的顧慮。這些問題必須先得以解決,然后工廠中的工業設備與機器才能向互聯網敞開,充分受益于這些充滿潛力的新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