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基于ARM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移植過程可以參考網絡上一些BSP代碼,BSP的英文全稱為board support package,即板級支持包,它的作用是針對特殊的硬件平臺,為VxWorks內核提供操作的接口。
μClinux
嵌入式Linux作為一個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以價格低廉、功能強大又易移植的特性正在被廣泛應用,μClinux是專門針對沒有MMU的處理器而設計的嵌入式Linux,非常適合中低端嵌入式系統的需求。 在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授權下,μClinux操作系統的用戶可以使用幾乎所有Linux的API函數,不會因為沒有內存管理單元MMU而受到影響;而且,μClinux在標準的Linux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裁剪和優化,形成了一個高度優化的、代碼緊湊的嵌入式Linux,體積小了,但是仍然保留了Linux的大多數的優點,比如穩定性好、強大的網絡功能、良好的可移植性、完備的文件系統支持功能、以及標準豐富的應用程序接口API等,可以支持類似ARM7TDMI等類型多的小巧玲瓏的中央處理器。
eCos
eCos中文翻譯為嵌入式可配置操作系統或嵌入式可配置實時操作系統。適合于深度嵌入式應用,主要應用對象包括消費電子、電信、車載設備、手持設備以及其他一些低成本和便攜式應用。eCos是一種開發源代碼軟件,無任何版權費用。 eCos最大的特點是模塊化,內核可配置。如果說嵌入式Linux太龐大了,那么eCos可能就能夠滿足要求。它是一個針對16位、32位和64位處理器的可移植開放源代碼的嵌入式RTOS。和嵌入式Linux不同,它是由專門設計嵌入式系統的工作組設計的。eCos具有相當豐富的特性和一個配置工具,后者能夠讓你選取你所需要的特性。
eCos的軟件分了若干的模塊,移植工作主要在他的hal層進行,所謂hal(硬件抽象層)就是把和硬件相關的軟件湊到一起。
μC/OS-II
μC /OS-II是一個完整的、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剪的占先式實時多任務內核。μC/OS-II絕大部分的代碼是用ANSI的C語言編寫的,包含一小部分匯編代碼,使之可供不同架構的微處理器使用。其結構小巧簡潔且支持搶占式的多任務調度與管理。此實時操作系統管理任務數多達64個,且提供內部程序存儲器管理、系統運行時間管理、多任務實時調度與管理等功能。由于它的作者占用和保留了8個任務,所以留給用戶應用程序最多可有56個任務。賦予各個任務的優先級必須是不相同的。這意味著μC/OS-II不支持時間片輪轉調度法。μC/OS-II為每個任務設置獨立的堆棧空間,可以快速實現任務切換。
將μC/OS-II操作系統移植到目標處理器上,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來考慮。硬件方面,目標處理器需滿足以下條件:
①處理器的C編譯器能產生可重入代碼;
②用C語言可以開/關中斷;
③處理器支持中斷,并且能夠產生定時中斷(通常在10~1000 Hz之間);
④處理器能夠支持容納一定量數據的硬件堆棧;
⑤處理器有將堆棧指針和其他寄存器讀出和存儲到堆棧或內存中的指令。
軟件方面,主要是一些與處理器相關的代碼移植,其分布在OS_CPU.H、OS_CPU_C.C和OS_CPU_A.ASM這3個不同的文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