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三大風險威脅比特幣挖礦機市場 轉型AI路揚威中國芯

三大風險威脅比特幣挖礦機市場 轉型AI路揚威中國芯

作者: 時間:2018-06-26 來源:華強電子網 收藏

  因為監管政策尚未“令行禁止”,更沒有相關生產標準,礦機生產廠商目前仍在“空白地”帶求生存,這其中的風險想必業界都心知肚明。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這種帶有投機屬性的芯片設計和生產,隨時可能被叫停。除此,比特幣價格“過山車”般的波動以及礦機制造本身的技術壁壘等因素,都將掣肘挖礦機產業的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6/382192.htm

  風險(1):“法規”是一顆定時炸彈

  根據相關法規,比特幣在我國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金融機構及支付機構不得從事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因此,隨著比特幣頻繁涉及黑市交易、洗錢、逃稅等非法活動,各國政府都可能會設法規范、限制、監控或禁止挖礦、使用和持有比特幣。去年,政府就對加密貨幣交易實施了打擊,并禁止了ICO(首次代幣發行)。今年,政府發出的各種信號表明,挖礦活動可能受到嚴格限制。

  前不久,嘉楠耘智在招股書中也表示,比特幣市場有任何實際或觀感上的不利發展,有任何對比特幣行情和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的事件或傳聞,都會影響到比特幣,進而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業績。如果比特幣失去主流加密貨幣的地位,則將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風險(2):幣價波動頻繁,礦工失去信心

  與比特大陸的風光相比,購買比特大陸礦機的礦工們卻在艱難度日。礦工的成本包括礦機和電費,浮動的幣價也顯著影響著利潤。記者在賽格市場了解到,2018年初,一臺S9比特幣礦機炒到28000左右,短短三個月時間該礦機已掉價為7000元,用上優惠券才6400元不到。以萊特幣礦機L3+為例,今年一月底為17800元一臺,近期最低掉到了2500元以下,目前官網掛出價格為3800元。可見,比特幣幣價波動劇烈,沒有人能預測第二天的收益率,折現也變得困難,幣價的走低也意味著礦機價格的跳水,倒賣礦機更像是一場賭博。

  試想在去年價格高峰期購買機器的礦工,何時才能回本?再加上挖礦難度隨著算力自動調整,全網算力越高,難度也越大,礦機收益將越來越小。可見,比特幣價格下跌會嚴重影響挖礦機的需求。不過,有受訪人認為,短期從硬件角度來看影響不大,因為比特幣訂單具有較長持續性,即使比特幣價格下降對挖礦機產業鏈產生沖擊,這個時間點也會落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

  風險(3) :多幣種爆發,行業競爭加劇

  記者在華強北賽格看到,除了比特幣之外,有很多新的幣種如萊特幣、以太坊、門羅幣、云儲幣等開始冒出來,相應的挖礦機也應運而生,有些收益比比特幣還要高出許多。設想比特幣若被其他加密貨幣代替,其將失去主導加密貨幣市場的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倘若加密貨幣市場不再發展,其業務可能將不復存在。

  第三方網站數據顯示,自主設計挖礦芯片的門檻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5月20日,收益率前三的礦機分別為 Equihash 40K、DragonMintB29和D9DecredMaster,三款礦機一天收益率分別為144.51美元、86.98美元和86.98美元,這三款礦機并非來自比特大陸或嘉楠耘智中的任何一家。

  上述三大風險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礦機廠商又有哪些應對之策呢?記者發現,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的策略大致相同:一是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研發人工智能算法和應用的ASIC芯片、研發區塊鏈算法和應用的ASIC芯片等;二是公司也在研制能挖其他加密貨幣的礦機。

  2017年底和2018年1月份,嘉楠耘智和比特大陸相繼發布了自主設計的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芯片KPU和專消耗芯片BM1680。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此舉是礦機芯片廠商在芯片設計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嘉楠耘智招股書稱,其未來增長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滲透到比特幣挖礦應用以外的新市場,特別是對高效能和高計算能力有需求的其他類型加密貨幣,或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同樣,比特大陸也在布局人工智能。比特大陸CEO吳忌寒對媒體說,公司生產的加密貨幣礦機的ASIC芯片,也是特定類型深度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預計未來5年內,比特大陸40%的收入將來自芯片。

  實際上,在今年之前,比特大陸就已開始布局芯片。去年11月,比特大陸發布旗下的AI品牌Sophon,中文名叫“算豐”,以及自研的全球首款張量加速計算芯片(TPU)——BM1680。目前,Sophon已落地安防領域。在研發團隊上,比特大陸AI芯片研發現已有300人,超過比特幣挖礦芯片的研發團隊規模。比特大陸能否利用自己在ASIC芯片上的領先優勢,在深度學習領域與谷歌、英偉達和AMD一較高下,我們拭目以待。

  從兩家公司對未來的規劃來看,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都將自己定位為“AI芯片企業”。去年7月,中國政府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通過投資于研究和支持相關產業,計劃到2030年將中國轉變為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的玩家。如果這種支持成為現實,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將完成華麗轉身,屆時,任何對監管打壓的擔憂都將成為遙遠的記憶。

  那么,礦機廠商在芯片上的優勢能否延續到AI芯片上?又能否完全擺脫“非監管地帶”的標簽?數字貨幣分析師、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稱,盡管礦機生產商也開始逐漸擺脫單一的業務線,進入芯片研發行業,但芯片研發屬于技術密集型企業,需要極大的資金投入。相比華為等技術公司,礦機制造商在芯片研發領域的市場潛力還需要打個問號。

  某AI公司芯片業務負責人也表示,挖礦需要大量重復的邏輯運算,挖礦芯片重復大量簡單的邏輯運算單元即可,設計比較單一。而AI芯片不僅需要海量運算,也需要高度的靈活性、高效的數據交互效率,去迎合快速多變的深度學習算法的演進,不斷適應業內神經網絡的奇思妙想,這和挖礦芯片的專一的設計目的有較大差距。

  可見,挖礦機企業要想實現“華麗”蛻變并非易事,畢竟AI芯片的技術難度和資金投入不可跟挖礦機芯片同日而語。不過,也有很多國內企業看好它們的發展,因為這些挖礦芯片公司的崛起,捍衛了中國半導體在全球產業鏈所處的市場地位。芯謀研究就認為,比特大陸已經成為僅次于海思的第二大芯片Fabless廠商,10nm芯片訂單超過海思且是臺積電的重要客戶,背后的深意在于大陸芯片設計正如同其他領域一樣快速崛起,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有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記者對此表示認同,僅憑挖礦機的發展來拯救中國“芯”可能還遠遠不夠,但挖礦機的崛起,卻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在全球高速數字芯片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對上游半導體產業巨大貢獻,凸顯出中國半導體設計在新興領域趕超國外的希望。至于挖礦機廠商在人工智能芯片之路上的轉型能否成功,記者認為:既然已經出發,那就勇往直前!



關鍵詞: AI 中國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