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王中林院士全球第一!越來越多中國學者做到全球頂尖!
2018年4月初,研究人員根據全球科學家在Google學術搜索引文數據庫中的數據,對h-指數大于100的2610名科學家進行排名,而近日,團隊又僅針對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對1808位相關(已公開谷歌學術信息)的科學家的h-指數(≥20)進行排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5/379830.htmGoogle Scholar是一個可以免費搜索學術文章的Google網絡應用。2004年11月,Google第一次發布了Google Scholar的試用版。該項索引包括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出版的學術期刊, 可廣泛搜索學術文獻的簡便方法。您可以從一個位置搜索眾多學科和資料來源:來自學術著作出版商、專業性社團、預印本、各大學及其他學術組織的經同行評論的文章、論文、圖書、摘要和文章。
h-指數(h-index)是一個混合量化指標,可用于評估研究人員的學術產出數量與學術產出水平,是2005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物理學家喬治·希爾施提出的。如果一位科學家的出版成果以它們被引生命周期的數字進行排序的話,那么h-指數就是一個最大值,這個最大值是指每篇論文至少被引了h次的h篇文章。h代表“高引用次數”(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員的h-指數是指他至多有h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數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個人的學術成就。一個人的h指數越高,則表明他的論文影響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數是20,這表示他已發表的論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論文總共有20篇。生物學家的h-指數都偏高,表明h指數就像其他指標一樣,不適合用于跨學科的比較。
相比于之前發布的整個數據庫所有領域的總排名來說,細心的人會發現,相同的科學家兩次的h-指數并不相同,大體的趨勢本次的引用次數較上次較少,這是因為此次排名的數據收集截止時間是2017年11月,而上次的排名相對來說截止時間靠后。值得欣慰的是,本次納米領域的排名中,王中林院士居世界首位,在納米領域各類排名中華人再次占據榜首!h-指數199,被引頻次161538。排在第二位的同樣是華人,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戴宏杰教授,h-指數170,被引頻次159020。本次上榜前100位科學家中,共有18位華人,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內地高校或機構,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北京大學劉忠范和俞大鵬、蘇州大學何吉歡、國家納米科學中心Jianming Zhang和唐智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沈國震。


值得一提的是,王中林院士在之前的總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5,h-指數206,引用次數171900。王中林教授致力于氧化鋅納米結構的研究,其關于氧化鋅的發現成為十年來世界在材料領域引用最多的論文之一,單篇引用達3200次,被國際科學引文機構(ISI)在2003年發表的世界納米科技進展總評中列為兩個重點報道之一。近年來,王中林組致力于藍色能源,發表了多篇舉世矚目的成果,目前為止王中林教授已經發表了十幾篇N/S文章,其創辦的國際著名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也已經高達12.343。而來自北京大學的劉忠范和俞大鵬院士,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也是多有突破,劉忠范主要從事低維材料與納米器件、分子自組裝以及電化學研究。其發展了納米碳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生長方法學,建立了精確調控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結構的系列生長方法,發明了碳基催化劑、二元合金催化劑等新型生長催化劑,提出了新的碳納米管“氣-固”生長模型;將有機小分子的自組裝概念拓展到準一維碳納米管領域,建立了多種化學自組裝方法,并開拓了自組裝膜電化學和基于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的針尖化學研究方法。俞大鵬在半導體納米線制備與物性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創性和系統深入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利用簡單熱蒸發方法制備硅納米線、氧化物納米線方面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形成了較廣泛的影響。另外,俞大鵬除了是北京大學教授以外,幾年前加入了對中國高校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南方科技大學,探索全新的發展道路。
總的來看,美國還是以絕對的優勢占據大半榜單,其中萊斯大學成為最大贏家,前100中超過斯坦福等頂尖名校入選7位。下面是Top100詳細榜單:





對于谷歌學術對科學家的排名,很多人會有爭議,比如很多人都會問之前排名全球頂尖一百位材料科學家榜單的楊培東教授等都沒有在榜單前面是不是這個就沒什么參考價值呢?其實,國外的每個機構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他們對相同的科學家所進行的數據分析是不一樣的,像谷歌學術只是基于谷歌學術里面的引用頻次計算h-指數,而web of science數據庫之前的計算方法是跟h-指數不一樣的,所以兩者都有參考價值,但是兩者之間并沒有什么比較的價值。能上榜單的科學家說明其論文或是研究一定是獲得了學界的認可,建議大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科學家的研究本身上,至于排名我們放平心態就見仁見智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