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有望市值破萬億 公有云服務成業績頂梁柱
2018年,云服務市場或將崛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3/377577.htm今天上午,財經界“大亨”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并在報告中指出,微軟將于12月內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其中,公有云業務是最大功臣。
雖然很多投資者認為亞馬遜、蘋果的市值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但是大摩認為,由于公有云市場近年來的迅速擴大,在這方面具有巨大優勢的微軟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公司。
云服務成微軟收入頂梁柱
在發布的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eith Weiss分析道:“公有云越來越流行,微軟站位極佳,而且它還擁有強大的分銷網絡,客戶群龐大。正因如此,微軟的利潤率將會上升,最終幫助公司將EBIT(息稅前利潤)提升至500億美元,讓市值沖至1萬億美元。”
其實,這并非空穴來風。數據顯示,在微軟的2018年Q1財報(2017年7-9月)中,微軟云服務業務Office 365、 Dynamics 36和Azure的營收同比增長數據就十分亮眼,分別為42%、69%和90%,氣勢完全碾壓其他的業務增長水平。而在Q2財報中,該三類業務增勢更猛。

究其原因,微軟在整條云服務鏈上,從數據中心建設、全球光纖網絡、虛擬化技術(Hyper-V)到操作系統(WinServer)再到運行云服務的各項基礎軟件(SQL、IIS),他們均采用自己研發的成熟產品,并且這些產品都有幾年甚至幾十年在企業環境中運行的歷史,其穩定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不會輕易出現如OpenSSL heartbleed漏洞、Xen Hypervisor出現漏洞等問題。
當然,其中為眾多分析師所認可的,導致微軟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創新的產品。如在2016年微軟提出的“把Azure裝進盒子里賣給企業”的產品,即向客戶賣一個可以擴展到公有云的Azure私有云,使得用戶體驗提升的同時,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目前,僅在中國,微軟智能云Azure服務的企業用戶就有11萬家,合作伙伴超過了1400家,并成為國內市場中占比最大的國際公有云服務提供商。
對于公司的云業務,在2018年Q1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微軟CEO納德拉的態度也是非常樂觀:“我們的Azure業務已經連續13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其中物聯網、人工智能服務這類優質服務確實為客戶帶來巨大價值,同時它們也提高了我們的利潤率。”
無疑,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產業的興起,公有云市場規模將會持續擴大,并擁有極佳的前景。
公有云市場到底有多大?
根據Gartner發布的最新報告,今年全球公有云服務營收將達到2602億美元,較去年的2196億美元增長18.5%。預計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務營收將增長至4114億美元。
關于公有云服務的市場需求,IDC也發布報告指出,2017年公有云的支出為1072億美元,2013年公有云的支出則為474億美元,2013-2017年均復合增速為23.5%。
IDC認為公有云服務的支出將會驅動17%的IT支出增長。其中SaaS是公有云服務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占比59.7%;PaaS和IaaS的CAGR(年均復合增速)增長分別為29.7%和27.2%。
同時,RightScale給出了企業用戶使用云服務的統計數據,在1002家受訪企業中,其中有95%的企業在使用云服務,這也預示著云資源的廣泛使用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
在股價方面,云服務公司在近十年的表現也是十分卓越。
自2009年起,美股經歷了長達九年的大牛市。從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標普500指數上漲了196%,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338%。
但云服務公司的股價表現整體遠超指數。以云計算軟件供應商Salesforce為例,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該公司市值從上市之初市值的29億美元跌至10.77億美元,而從09年發展至今,2018年財報顯示其市值為83.62億美元,增長了676%。經歷了納斯達克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機,公司依然不斷創新高,這無疑是一個卓越的成績。
此次,摩根士丹利也給出預測:公共云市場未來的規模將會擴大一倍,達到2500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