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亞馬遜AWS、微軟云、阿里云領跑云計算全球激戰

亞馬遜AWS、微軟云、阿里云領跑云計算全球激戰

作者: 時間:2018-01-25 來源:企業網 收藏
編者按:在美國及中國競爭對手快速成長的趨勢下,亞馬遜AWS在中國邁出的這一步,顯然只是故事的開始,一場針對云計算市場領頭羊的“圍獵戰”已拉開大幕。

  2018年伊始,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亞馬遜(云計算服務)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看起來心情很不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1/374897.htm

  好心情很大程度上來自年前的一則公告。12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光環新網發公告稱,取得工信部頒發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許可業務范圍變更及增加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也就是獲得通常所說的云計算服務牌照。

  光環新網是亞馬遜的中資合作者,按照中國云計算業務監管規定,想在全球云計算增速最快的中國市場落地,亞馬遜必須確保它的中資合作者在2017年年底前拿到云服務牌照。

  在此之前,因為涉嫌違規,亞馬遜AWS與光環新網合作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行為一直遭到媒體和競爭對手的質疑,也引起過有關部門的關注。

  為了順利拿到牌照,11月份,亞馬遜AWS甚至向光環新網出售AWS相關特定經營性資產,讓后者能在中國境內提供并運營基于亞馬遜云技術的云服務。這在全球都沒有先例。

  一位接近亞馬遜AWS人士表示:“光環新網的云計算牌照落實后,AWS在中國兩個區域的布局(北京和寧夏)都踏實了。”

  但真的踏實了嗎?在美國及中國競爭對手快速成長的趨勢下,亞馬遜AWS在中國邁出的這一步,顯然只是故事的開始,一場針對云計算市場領頭羊的“圍獵戰”已拉開大幕。

  明爭暗斗

  柯都敏是杭州涂鴉科技有限公司的架構師,這家公司面向全球提供物聯網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在海外多個地區,他們采用了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

  但記者了解到,與海外業務的部署選擇不同,涂鴉科技的國內業務部署在阿里云平臺上。

  這或許和涂鴉科技的創始團隊成員有關系,他們此前大多是阿里技術專家,尤其是CEO王學集還是阿里云第一任負責人,曾主導開發阿里云、云OS、淘點點等項目。

  有意思的是,這家初創公司不僅與亞馬遜AWS以及阿里云有合作,還受到了谷歌的青睞,除了與谷歌在云和語音引擎上有深度合作,還被谷歌確定為全球核心戰略合作伙伴。

  全球最大管理軟件提供商德國SAP公司是另一個典型案例,在軟件云化的大趨勢下,SAP與亞馬遜AWS合作甚密。但就在2017年11月底,也公開宣布與SAP達成戰略合作。

  “諸多云計算巨頭與一家公司合作,一方面是肯定這家公司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下云計算巨頭之間的暗斗之激烈。”一位不愿具名的IDC行業人士這樣評價。

  業務和產品層面更不乏這樣的較勁例子。比如,亞馬遜AWS剛推出一款名為“SageMaker”的新服務幫助開發人員培訓和運行定制機器學習模型后,谷歌方面就在官網上發表一篇博客文章,宣布降低類似受控云機器學習服務的價格。

  如果說以上種種還屬于暗斗,那么作為中國云計算的領頭羊,阿里云的野心可謂擺在了明面上。

  從2016年起,阿里云的對外宣傳中常見“3A格局”的概念,即從業務營收和增速來看,阿里云(AliCloud)已經與亞馬遜云(AWS)和(Azure)組成全球云計算市場的第一陣營。

  2017年10月末,還沒等亞馬遜AWS中國的盟友拿到云服務牌照,阿里云又搞出了“阿里云馬來西亞大區開服,東南亞覆蓋面超越亞馬遜”的大新聞。

  高盛最新的一份分析報告說得更為直接,“到2019年,中小云計算廠商的市場份額將從如今的25%萎縮至2%,未來云計算市場將被亞馬遜AWS、、谷歌云和阿里云形成寡頭壟斷?!?/p>

  機會均等

  如果從體量來看,想要撼動亞馬遜的地位,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高盛的分析報告測算,亞馬遜AWS2017年營收約為159億美元,其次是微軟云、谷歌云和阿里云分別為50億美元、19億美元和14億美元。亞馬遜AWS一家的營收額相當于第2名到第15名的營收總和。

  不過,挑戰者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前述IDC行業人士稱,微軟云的優勢在于它自身的企業客戶資源基礎,以及云業務和企業級產品的無縫對接。尤其是Office365,不僅為微軟云帶來了上億的企業用戶,還為微軟云業務至少貢獻了一半的營收。

  截止到目前,微軟云已經形成從IaaS到PaaS到SaaS一套相當完整的云生態體系,就像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據高盛分析,微軟云2017年收入同比增速達到92%。

  相比微軟云專攻企業級大客戶的策略,谷歌云則主要為一些初創型的小公司、科技新興領域公司,提供諸如人工智能、機器視覺、語音識別等創新性的功能和高科技技術。

  雖然業內有觀點認為谷歌在把自己的技術優勢進行商業化轉換時不夠出色,但這并不妨礙谷歌云業務在過去的一年里創造了約158%的營收增速。

  預購沒云計算巨頭相比,“阿里云的主要優勢在于產業實踐經驗,可以把這些產業實踐經驗模塊化地賦能給企業,并且安全、大數據和中間件方面的技術實力也過硬?!卑⒗镌茋H化團隊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我們除了自己的團隊,還會跟當地的科技企業合作,用阿里的整個生態去服務當地客戶?!彼f。

  這些優勢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在美國云計算巨頭占據半壁江山的全球市場上,阿里云成為一只半路殺出來的“亞洲豹”,在占據中國云計算市場近半的份額的基礎上,把業務延伸至東南亞、歐洲、北美等地,成功沖入全球第一梯隊。

  Gartner在一份針對阿里云的報告中寫道,阿里云雖然在國際市場是后來者,但在基礎云計算、數據存儲、網絡服務等基礎設施服務領域實力超過亞馬遜AWS。

  中國樣本

  中國市場的故事是“亞馬遜并非不可撼動”的最佳證明。

  雖然憑著最早切入云計算的先發優勢位居全球第一,但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亞馬遜AWS并沒有像以往在其他市場一樣攻城拔寨。

  據IDC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數據,排在前五的公司分別是阿里云(47.6%)、騰訊云(9.6%)、金山云(6.5%)、中國電信(6%)和UCloud(5.5%),亞馬遜AWS并未位列其中。

  亞馬遜在中國市場的故事要回到2013年12月18日。當天,亞馬遜AWS中國與北京市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共同宣布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打造北京—寧夏前“店”后“廠”的云計算發展模式,為中國客戶提供AWS云計算服務。

  發布會上,時任亞馬遜云服務主管的安迪·杰西說,AWS相信在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發展前景將會非常廣闊,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上必將會有若干家成功的企業。

  但此后的兩年多里,雖然亞馬遜AWS全球的營收一路上飆,中國市場卻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直到2016年7月30日,亞馬遜AWS授權光環新網在中國境內提供并運營北京區域的亞馬遜云技術及相關服務,北京“前店計劃”才算落地商用。

  即便是這樣一個階段性成果也頗為坎坷,除了涉嫌違規被質疑,亞馬遜AWS首席云計算企業顧問張俠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為了符合中國在數據安全方面的政策要求,在北京數據中心正式開張前,亞馬遜AWS決定將中國市場的所有數據獨立存在于中國地區,不與其他地域的任何數據中心相連接。

  但政策準入門檻顯然不是亞馬遜AWS在中國遇挫的問題所在。“數據安全規范是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通用要求,中國市場在這方面并沒有特殊性。而且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云計算不止亞馬遜一家,所有外資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前述IDC人士說。

  “中國云計算企業能夠在國內市場挑落亞馬遜,還是和本地化有關?!币晃恢袊朴嬎愎救耸肯颉敦斀泧抑芸酚浾叻治?,云服務不像手機這種標準化產品,它需要更多的本地化支持,包括市場、技術團隊以及企業所在產業甚至地方政府資源的搭配。

  就像涂鴉科技在國內做出的選擇,在亞馬遜AWS沒有真正拿到牌照落地前,中國云計算企業的本土化優勢顯然更突出。



關鍵詞: AWS 微軟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