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N多項核心文稿進入RFC標準發布環節
近日,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宣布包含ACTN(Abstraction and Control of TE Networks)架構、TE Topo等在內的四篇核心文稿已正式通過最終征詢,進入RFC(Request For Comments)標準發布環節,這是ACTN架構標準邁向成熟的關鍵里程碑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1/374831.htm2013年底,IETF提出的ACTN架構被認為是適配運營商多域網絡的最佳SDN架構。ACTN主張通過層次化控制,對網絡進行層層抽象,并屏蔽復雜的網絡設備技術差異,通過標準的模型與接口向上層應用開放網絡資源與管理權限,從而激發傳送網在業務運營、自動運維等方面的新活力。ACTN架構的發布對于運營商的后續網絡部署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領先運營商和設備商已經在積極實踐,探索現網落地的可行性。
針對ACTN領域,中國移動聯合華為、諾基亞等多家設備商已在IETF聯合提交了3篇新的提案,并在國際權威雜志IEEE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Magazine發布最新技術成果。與此同時,中國移動近期還組織完成了國內首次基于IETF ACTN架構和YANG模型的多域互通測試,包括華為和上海諾基亞貝爾兩家傳送廠商。
此次互通測試,華為波分設備OSN 9800和SDN控制器提供的標準北向RESTconf接口成功實現了多域網絡的拓撲自動發現、跨域業務快速發放、跨域保護恢復、跨域業務SLA轉換、時延策略等功能,充分驗證了IETF ACTN架構及YANG模型在多域互通方面的功能優勢。測試結果表明,ACTN可以很好地適配多廠商互通的場景并開放各種網絡能力,可不斷豐富網絡管理、控制等各種應用,大力提升網絡運營效率。
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所主任研究員王磊指出,“通過多廠家互通測試挖掘出以太拓撲模型、傳送業務模型等多項YANG模型新訴求,進一步完善了IETF ACTN北向接口標準,為SOTN技術方案選擇和應用部署提供條件。”
華為加拿大研究所首席工程師、IETF標準化專家郭愛華表示,“IETF ACTN分層控制架構及YANG模型北向標準為傳送運營商提供了具有靈活擴展能力、可快速商用化的T-SDN多域互通解決方案,支持基于開放網絡的業務創新。”
傳送網絡設備的差異性與網絡的逐步升級需求決定了運營商必然面臨多層多域網絡的管控問題。憑借在互通和互操作方面的優勢,ACTN將是運營商復雜多域網絡向SDN平滑演進的主流方案。面向未來,華為將與業界主流運營商保持緊密合作,以業務體驗為中心重新定義傳送網,為未來全面云化提供強有力的網絡支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