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可穿戴生理參數測量儀的設計

可穿戴生理參數測量儀的設計

作者:楊風健 齊秋菊 郭紅壯 趙曉磊 霍旭陽 時間:2017-11-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本文介紹了一種可穿戴、多參數的生理參數測量儀的設計,生理參數測量儀以單片機STM32F103CBT6作為控制核心,具有體溫測量、心率測量、血氧測量、血糖測量等功能,并具有可充電、可穿戴的特性,體積小、功耗低,可以套在指尖使用。本文詳細論述了該系統各個部分的實現方法及工作原理,并給出相關電路原理圖及程序流程圖。

作者 楊風健 齊秋菊 郭紅壯 趙曉磊 霍旭陽 吉林醫藥學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11/372161.htm

楊風健(1987-),男,碩士,研究方向:電路與系統專業、生物醫學工程。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多參數的生理參數測量儀的設計,生理參數測量儀以單片機STM32F103CBT6作為控制核心,具有測量、測量、測量、測量等功能,并具有可充電、的特性,體積小、功耗低,可以套在指尖使用。本文詳細論述了該系統各個部分的實現方法及工作原理,并給出相關電路原理圖及程序流程圖。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便攜、智能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對于、人性化的健康產品,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1]。生活中,人們希望對某些生理參數進行測量,一般包括:飽和度、[2],以便實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例如運動時測量有助于掌握運動強度,不至于對身體造成運動損傷,糖尿病患者可以利用本測量儀測量血糖狀況。而目前市場上的可穿戴生理參數測量類產品功能單一、價格昂貴,一般只能進行1~2個參數的測量,無法進行多個生理參數的測量。為此,本文選用STM32F103CBT6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器,輔以測量、心率測量、血氧測量、血糖測量等功能,設計了一款具有可穿戴、多參數、人性化程度高等特點的生理參數測量儀。

1 硬件設計

1.1 生理參數測量儀的工作原理

  生理參數測量儀的硬件系統主要由主控制器單元、血糖檢測單元、體溫檢測單元、血氧/心率檢測單元、按鍵單元、OLED顯示單元組成。硬件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按鍵單元與OLED顯示單元提供人機交互的接口,通過按鍵操作可以啟動血糖測量。采用64×48點陣OLED顯示屏作為顯示單元,其優點在于功耗較低,并且體積小,并且采用I2C總線通信方式,占用單片機總線少,適合在可穿戴設備上使用。

  采用ST公司的STM32F103CBT6單片機作為系統的主控制器,這是一款32位單片機,內部資源豐富,滿足本系統的使用需求,采用48管腳SOP封裝,體積相對較小。

1.2 血氧、心率檢測單元

  血氧及心率檢測采用MAXIM公司集成芯片MAX30102,這是一款集成的血氧和心率檢測模塊,包括內部的紅外LED、紅光LED、光電探測器和帶有環境光抑制的低噪聲電子元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使得血氧和心率檢測功能易于在可穿戴設備上實現。

  電路如圖2所示,其工作需要3.3V電壓源和1.8V電壓源,1.8V電源用于提供芯片工作電壓,3.3V電壓源用于給其內部的LED供電,電路中通過SPX1117-1.8V LDO線性穩壓器獲得1.8V電壓,芯片管腳SCL、SDA為數據通信管腳,需要同MCU連接實現數據通信,INT為中斷管腳,當芯片內部有中斷產生時,會輸出低電平,單片機可通過此管腳來判斷是否有數據需要處理,INT管腳需要通過上拉電阻拉至高電平,推薦使用大于4.7kΩ的電阻。

  MAX30102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可工作在血氧模式和心率模式下,同時內部帶有FIFO,最多可以存儲32個采樣數據,所以處理器不需要在每次采樣后都讀取芯片數據,而是當FIFO滿的時候再進行數據的讀取。

1.3 血糖檢測單元

  血糖的有創檢測是直接從人體中抽取血液標本進行檢測,目前,較經典的方法有光學法和酶電極法[3-4],本測量儀采用酶電極法進行血糖檢測,利用血樣與試紙中的氧化酶發生反應,產生自由電子,并在試紙電極兩端加恒定激勵電壓,自由電子就會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血糖濃度不同,所產生的電流值也不同,并呈一定的線性關系,依據電流值的大小可計算出血糖值的大小。通過硬件電路對產生的電流值進行放大濾波,轉換成可以被單片機內部A/D轉換器識別的信號后轉換成數字信號,進一步處理即可測得血糖值。

  如圖3所示,為血糖檢測電路,P1接口接血糖檢測試紙,運放U7B用來提供0.3V直流偏壓,因此U7A的同相端電壓為0.3V,由運放虛短特性,反相端電壓也為0.3V,當試紙滴入血樣后,血樣中的葡萄糖與試紙內的氧化酶發生反應,產生自由電子,自由電子在激勵電壓作用下產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I,約10秒后電流趨于穩定,由此可以計算得到U7A輸出電壓為(10000*I+0.3)V,由于電流I很小,所以再利用INA333儀表放大器,對電壓信號進行放大處理,通過單片機內部的A/D采樣,換算出實際的血糖值,再送OLED顯示。

1.4 體溫檢測單元

  體溫是一項重要的生理參數,為了方便、快速實現體溫測量,采用紅外測溫的方式實現非接觸式人體溫度測量,選用MELEXIS公司生產的MLX90614醫用級紅外測溫傳感器,用于人體測溫只有±0.2℃的誤差[5-6],溫度分辨率為0.02℃,提供2線式SMBus通信接口,節省了單片機IO接口,外圍電路簡單,易于驅動,單片機讀取溫度數據后,送OLED顯示,具體電路連接如圖4所示。

1.5 鋰電池充電管理單元

  生理參數測量儀采用200mAh的鋰電池進行供電,電池體積較小,可充電,適用于在可穿戴設備上使用,為了對鋰電池進行充電管理,采用了TP4054單節鋰離子電池恒定電流 / 恒定電壓線性充電芯片,其充電電流最高可達500mA ,集高精度預充電、恒定電流充電、恒定電壓充電、電池狀態檢測、溫度監控、充電結束低泄漏、充電狀態指示等性能于一身,廣泛應用于手持便攜設備上。

  由于單片機采用3.3V電壓供電,鋰電池輸出電壓最高可達4.2V,因此需要對鋰電池輸出電壓進行降壓處理,選用TI公司的低壓差穩壓芯片TPS76333,輸出電壓3.3V,最大電流可達150mA,由于系統功耗較低,所以滿足系統使用需求。

2 軟件設計

  單片機程序設計采用模塊化的分層編程設計思想,主要分為底層驅動程序和頂層應用程序,底層驅動程序主要包括:模擬I2C總線設備驅動、OLED液晶模塊的驅動、AD轉換程序、SMBus驅動程序,頂層程序主要包括:心率計算程序、血氧提取程序、體溫數據讀取和轉換程序、血糖換算等。

  主程序流程如圖6所示,接通電源后,首先進行系統的初始化設置,之后進入大循環,大循環中需要對溫度、血氧、心率、血糖進行數據采集、轉換和顯示,其中人體體溫數據可以通過MLX90614傳感器接口函數直接讀取,血氧和心率數據需要通過I2C總線讀取MAX30102的采樣數據,同時,由于讀取的采樣數據有干擾和波動,因此還需要進行數據的處理,來提取心率值和血氧值,對于血糖的測量并不是實時進行的,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啟動血糖的測量,血糖測量的啟動通過按鍵來控制,按鍵按下后,由于血糖檢測時電流的穩定需要10秒種的時間,因此,在10秒鐘之后,再讀取AD轉換的數據,根據計算公式算出實際的血糖值,大循環每循環一次,就要更新一次OLED顯示數據,如此循環往復,系統中并沒有設置休眠模式,但是設置了硬件電源開關,當無需測量時,直接斷開電源開關,以實現最優的省電效果。

3 結論

  最終實現的生理參數測量儀的作品如圖7所示, OLED屏幕上參數T為溫度,HR為心率,SP2為血氧飽和度,GLU為血糖值,套在手指上即可實現血氧和心率的測量,體溫測量須將紅外傳感器對準額頭或者耳蝸處,血糖測量無需佩戴,只需要將浸入指尖血的血糖儀試紙插入試紙插口,再按下啟動測量按鈕,即可實現血糖檢測,通過作品的試制與測試,證實該方案可行,各參數準確性較高,方便使用,可充電,易于攜帶,后續尚需進一步完善,加入藍牙通信功能,上傳各項參數到手機APP,可實現對各項生理參數的動態檢測。

  參考文獻:

  [1]許元.便攜式生理參數檢測儀的設計[J].河南科技,2014(6):140-141.

  [2]李嚴,張元亭.一種用于可穿戴式生理參數檢測的集成電路[J].電子技術應用,2016,42(11):18-21.

  [3]王陽,張松,楊琳.血糖檢測方法的研究現狀[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1,30(5):538- 542.

  [4]尚輝,王艷麗.血糖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設備,2009,24(10):50-51.

  [5]沙春芳.紅外溫度計MLX90614 及其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07,30(22):68-70.

  [6]鄭貴林,劉麗莎.基于MLX90614 的非接觸式測溫儀[J].自動化儀表,2014,29(10):12- 15.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12期第49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