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遭遇銷量困局 看社區O2O如何破解
今年被很多人認為是智能硬件的爆發年,然而從上半年發展態勢來看,并沒有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爆品。銷量不佳,成為當下智能硬件面臨的最大障礙,整個產業的推進也受到極大制約。如何突破銷量困局,成為亟待破解的難題。8月15日下午,《老蔡會客廳》在深圳舉辦第十期主題沙龍,邀請中國房地產物業O2O運營商、社區O2O創業者及投資人、云平臺企業、智能硬件代表企業,共同探討社區O2O運營商是否能夠承載智慧家庭的渠道落地,進而帶動智能硬件走進千家萬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10/368352.htm三大原因制約智能硬件銷量
銷量問題,直接影響到智能硬件的推廣應用。作為物聯網的節點,智能硬件的銷量又影響到物聯網的推進步伐。找到影響智能硬件銷量問題的癥結,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記者采訪了深圳市智慧家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蔡錦江指出:“根據‘尋找爆品’活動對百余款智能硬件的調查和研究來看,智能硬件銷量不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智能硬件本質是為“服務”而生,當前絕大部分產品只將功能性硬件簡單的APP化,沒有給用戶帶來解決問題的實質性服務,相反,很多都增加了用戶操控的繁瑣度。
二是智能硬件的實踐者大都以小型創業公司及大公司的創業部門為主,這些團隊特質單一,要么擅長硬件設計,要么擅長互聯網及軟件,很少有將硬件、云端及服務打通的技術積累能力。
三是智能硬件大都為體驗性新型硬件產品,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都喜歡眾籌、電商等渠道,由于缺乏和消費者面對面的機會,沒有真正的培養消費者使用習慣。
不難看出,智能硬件遭遇銷量瓶頸,與產品設計、操作方式、功能等產品本身有關。同時,由于智能硬件沒有一個切實有效的落地渠道,僅憑智能硬件廠商一己之力很難實現規模應用。更為關鍵的是,智能硬件的定位出現問題,智能硬件為何智能并沒有想清楚,以至于出現為智能而智能的盲目性。
與物業公司合作搭建落地渠道
提升智能硬件的銷量,不僅與智能硬件企業有關,也與物業公司、O2O運營商、云平臺企業等息息相關。
在推動智能硬件落地方面,物業公司萬科集團萬睿智能科技總經理喻斌認為:“一方面,用戶的服務和需求千差萬別,每個智能產品進入家庭非常難,垂直云平臺進入家庭也非常難。對此,社區將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當前O2O偏向于信息類O2O。此外,還有服務類O2O,服務類的智能產品延伸進家庭需要與物業、家庭服務相關聯的公司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實現智慧社區建立智能硬件的落地渠道。”
在智能硬件的入口問題上,云平臺企業風向標科技總經理馬延文指出:“智能硬件需要搜集用戶信息從而提供相應的服務,社區和家庭是用戶數據的聚集地,因此成為重要的入口,智能硬件企業和云平臺廠商需要和物業公司合作。其次,在合作方式上,需要圍繞物業本身所經營的內容來合作。”
“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明年將是智能硬件系統年。”蔡錦江指出,智能硬件的推進方式將不再是智能硬件企業的單方面行動,而是將與物業公司、O2O運營商、云平臺企業等相互合作,搭建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從而實現智能硬件的落地和規模應用。
當下,整個產業的營利模式已發生變化,企業單打獨斗的方式已行不通。企業之間構成一個大的共同體,更多的需要協同并進,根據各自己的優勢發揮相應的力量。
與服務資源關聯提升用戶粘度
智能產品的智能不在產品本身,而是體現在其承載的服務上。對此,智能硬件除了產品本身、渠道建設之外,還與應用場景相關;而這種應用場景與服務資源緊密相關。
蔡錦江指出:“當前的產業背景已發生變化,以前產業依靠的是供應鏈,現在依靠的則是生態鏈。在生態鏈下,產品的形態從功能型轉向服務型。比如空氣產品,針對糖尿病空氣模式、哮喘空氣模式、美容空氣模式等。今后,智能硬件的服務產品將圍繞空氣、水、食物、醫療等逐步展開。”
在推進這種轉變的過程中,馬延文指出,智能硬件需要圍繞用戶以及與物業相關的問題。比如,如果住戶需要維修撥打電話時,可以提醒排在維修需求的第幾位,這樣能有效減少住戶對物業的不滿。這將是智能服務與物業非常有價值的結合點。
對于如何將智能硬件與服務真正連接起來,招商局物業總監肖龍飛表示:“社區服務是有邊界的,特別是固定小區。比如智慧養老,家中的智能硬件感知信號并將其存到云平臺,云平臺組織后臺的服務資源提供服務,這里面涉及到智能硬件感知的信息和服務資源的匹配。”
肖龍飛分析了O2O服務“廚娘駕到”和海爾智能產品的結合模式,海爾智能冰箱可以對每天冰箱中的食物儲存量進行計算,然后自動調節溫度;而“廚娘駕到”可以提供相應的補貨采購服務,這就是一種需求。“廚娘駕到”組織食品采購供應鏈,海爾冰箱實現儲存,從者兩者共同打造一個生態鏈系統的閉環。
“為了更好地發揮智能硬件的服務,還需要與社區公共系統關聯。”萬睿智能科技總經理喻斌舉例指出,比如說遠程空調控制,下班時開啟空調,但是如果用戶忘記,或開車時不好操作,或開啟后在路上碰上塞車等,如果智能硬件與社區公共系統產生關聯,則更為理想。
對此,智能硬件企業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需要注意兩點。喻斌指出,一是要考慮產品與服務的關系,二是考慮物業管理與服務的聯動性。
“產業鏈各個環節實現對接后,通訊鏈、數據鏈、服務鏈互相打通,這是智慧家庭生態系統三條基礎。“蔡錦江表示,“未來,智能硬件將會扮演‘基礎產品’角色,成為生態鏈上的節點,收集用戶數據。物業公司將根據用戶數據提出服務需求,其他公司基于用戶需求,開發定義服務產品。”
當前,物業、O2O服務平臺商、云平臺、智能硬件企業間共建生態系統的意愿初步形成。難點在于,在大產業大融合下,由誰來主導?如何運營?利益如何分配?各環節企業定位的邊界在哪?這些難題仍需產業界的共同推進從而不斷達成共識。本次《老蔡會客廳》發起的探討是產業大融合的開始,有了開始才有融合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