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VR游戲頭暈?看刷新率和幀數是怎樣影響你的
隨著VR的爆發和普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可以接觸到VR設備,無論是外接式頭盔還是手機VR亦或者一體機,我們都能常聽到兩個詞:刷新率(Hz)和幀數(fps)。那么這兩個詞意味著什么?對VR體驗有著怎樣的影響呢?今天將為你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10/367525.htm如果你經常體驗VR眼鏡,那你十有八九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頭暈,要想解決頭暈問題,就要解決延遲,而要解決延遲,就避不開刷新率和幀數了。
刷新率和幀數
刷新率,顧名思義,就是顯卡將顯示信號輸出刷新的速度,比如60Hz就是每秒鐘顯卡向顯示器輸出60次信號。刷新率是由顯示器決定的。
幀數,是指畫面改變的速度,60fps就是每秒鐘顯卡生成60張畫面圖片(理論上,每一幀都是不同的畫面)。幀數FPS是由顯卡所決定的。
只要顯卡夠強,幀數就能很高,只要幀數高畫面就流暢。這就是為什么HTC Vive需要高配電腦才能玩得轉的原因——首先顯卡很好啊。
通俗地說,60Hz,相當于我們的眼睛盯著一個人瞬間眨了60次眼;60fps,相當于我們的眼睛瞬間看了60個人。
幀數與刷新率的關系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VR眼鏡標稱自己的刷新率有多么多么的高,可以防頭暈等,我告訴你,你可能被騙了,因為只把刷新率弄高了是不怎么管用的——在VR上,刷新率離開幀數就沒啥卵意義了。
假設幀數是刷新率的1/2,那就是意味著顯卡每兩次向顯示器輸出的畫面是用一幅畫面。
相反,如果幀數是刷新率的2倍,那么畫面每改變兩次,其中只有1次是被顯卡發送并在顯示器上顯示的。這就意味著,高于刷新率的幀數都是無效幀數,對畫面效果沒有任何提升,反而可能導致畫面異常。
通俗來說,當你在體驗HTC Vive時,你的PC主機(顯卡)和VR頭顯(屏幕)都在翻同一本書。
顯卡負責翻書頁,翻得越快幀數就越高,傳輸給屏幕的畫面就越多;屏幕負責快速瀏覽從顯卡接收到的的書頁,瀏覽得越快刷新率就越高。
所以,當兩者加起來,才有了我們眼前的VR畫面,也就是刷新率和幀數必須匹配,才可以獲得流暢的VR游戲體驗。
否則,顯卡每秒幫你翻100頁的書(每秒幀數100),而屏幕每秒只能瀏覽翻60頁(刷新率為60Hz),那只能看到60頁的畫面,剩下的40頁你根本沒看到,白翻了。
對于VR來說,要想體驗時不頭暈,刷新率和幀數最少需要達到90大關才勉強能做到,而都達到120時,才可能不頭暈。遺憾的是,現在的VR大多都在60上混,甚至有的幀數才30fps,所以頭暈是一定的。
評論